生活随笔:我的二妈(3)
二妈
有时候,我也想,我和妹妹为什么从一开始就喊她二妈?我努力想亲近她,然而,在我的童年回忆中,有关她的记忆却很少。后来,我也慢慢长大了,听说她当起了保姆,照顾年迈的老两口,因为时刻离不开人,所以过年她不能回家。管她呢,反正和我没关系。对我来说,妈妈就是一个称呼,还不如隔壁人家的婶婶亲。
我从小跟着奶奶去地里锄草、育苗、浇地、收割,学会了做不少活。黄瓜、西红柿搭架掐尖,冬瓜摘花授粉,豆角采摘,我都不在话下。三年级时我就开始学习做饭,慢慢学会擀面,学会了做馍馍,做简单的饭菜。可是尽管我很努力,奶奶总是嫌弃我,指责我,怪我做事毛手毛脚,总说我没有眼色,就像我那个没用的妈。在奶奶的想法中,孩子都是跟着大人干活才能长大的。在我们家人的认识中,从来都没有童年这回事。
时光飞逝,我上了中学,妹妹也快小学毕业了!
在学校里,我是典型的问题学生,专门和老师作对。
老师安排的作业,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反正也没有多少时间,没人检查我的作业!况且,奶奶老了,整天和二爸忙着地里的活。每次我和妹妹放学回家,家里都是铁将军把门。奶奶总指望我回家做饭。二爸,那个老实懦弱的男人,自己只是小学毕业,好多字都不认识呢!更别提管我了!他在我眼中可是典型的孝顺男人,从来对奶奶唯命是听。
长大的我,慢慢有了自己的判断。奶奶只在对待我们姐妹的时候有一点慈祥,然而在村里人的说法中,奶奶就是恶毒的老太婆。从别人断断续续的谈论中,我也慢慢理出头绪。奶奶人高马大,身子结实,干活麻利,地里的农活没有不会做的。塑料大棚种蔬菜,黄瓜、辣椒、蒜苗样样种得好。家里大小事情,一概奶奶拍板。平时,家里一年到头很忙碌,翻地,下种,灌水,采摘,收割,变卖,翻地,进行新的播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二妈身体单薄,性格柔弱,文静寡言,只上过几年小学,外婆家在远方的南山里,不会种蔬菜,而且家里的很多农活二妈都不会做。奶奶时常嫌弃她不中用,干活不泼辣。二妈硬着头皮,出门打工。这几年,渐渐适应了外面的生活,越来越少回家。家里也习惯了没有她的日子。
那年,我初中毕业了,待在家里,给奶奶和二爸做饭。二爸渐渐担起全家的担子,安排农作物。奶奶年老了,有些佝偻,看着没有那么高大了。可她的性格越发尖酸,越发不近人情,经常会莫名地恼火。责怪二爸拴不住自己的老婆,又怪我和妹妹不听话,一面咒骂我们短命娃娃,一面又让赶紧找人家打发走,眼不见心不烦。又怪早已去世的爷爷为什么不早一点带走她,眼睛一闭心一横,管你们各显神通去,全是各人的造化!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