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人生“跑吧”
人生在“跑吧”
趁着上眼皮与下眼皮打架的工夫,我确定了一条杂草丛生、荒无人烟的小道。
早上六点起床,可老天偏偏欺负我这初次上道之人,竟然下了毛毛细雨,还夹杂着片片雪花。只是自己主意已定就得坚持下去,还是出门了,从来没有这么早出门,加之春天刚刚到来,感觉大自然的味道就是不一样,雨雾缭绕,远处青山若隐若现,小路幽幽,嫩草芽挂着的雨滴,像一个个圆润的灯笼,一两丝雨线掠过发际,让自然的味道穿入胸腔,心中顿时一股清澈之感。可惜自己的身体不争气,跑了千八百米,额头渗出微汗,小腿酥麻不已,兩条胳膊也相互怄气,胸中一片火燎之势,张开口半天吸不进气。不服这“气”不行,没半会儿工夫自己也顾不得地湿一屁股坐在埂边上,想着是不是要打道回府。
不远处和我相向的羊肠道上有了响动,一头黄牛昂着脑袋慢慢探出身体,接着一位老伯肩扛着农具优哉游哉地出现,他们一前一后不紧不慢地从我身边经过,让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犁地的事情。每次犁地,父亲走得最早,回来得最迟,而犁的地却不多,一直以为是那头跟随父亲多年的黄牛老了没气力了,不过,慢慢发现在犁地的时候父亲很少用鞭子去抽它,不像别人抬起鞭子狠狠两下牲口就急速前行,不到晌午就犁半块地。有一次忍不住问其中的缘由,父亲告诉我,由着牲口的性子走,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不停下来,虽然慢,但总在一直往前走,抽几鞭子虽然它挣着往前走,但难免会伤着它的气力,容易病倒,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细雨在这不经意的回忆中停了,倒春寒还没有完全溜走,气温不一,一场细雨过后,山顶是大片大片的雪,山下是一地一地的湿润,这春天啊就像个作怪的孩子,忽冷忽热。云在我的上空一缕一缕地飘来,又一绺一绺地游走,地里的麦苗借着风势直起腰板,柳条甩着身上的珍珠卖弄风骚,早来的桃花骨朵吸足了水鼓鼓的,呼之欲出,这季节怀春啊!
为了让自己的身体不再是风雨中的一片落叶,我必须得坚持下去,说得不中听点,这第一天的锻炼无论如何是要坚持下去的,这时候觉得父亲的话多少有些价值了,起码对我的这次跑步来说还是有可借鉴之处,用袖口擦擦额头的汗滴继续上山。一段陡坡过后地势缓了许多,眼前一片开阔,有好心人在这里安插了一条石柱,不长也不短,刚好用来压腿,一番像模像样的活动筋骨之后,全身通畅,气脉随意游走,深呼吸一下,身体里的涓涓细流激起了丝丝微浪,一晕一晕衍射出年轻的气息,身心的疲惫,工作的劳累,生活的不如意,一波一波推到肌体的岸边渐渐聚集,随之烟消云散。
我漫步下山时,从南山上洒下来半坡阳光,整个镇子已经醒来了,上学的孩子、吃早点的工薪阶层、做生意的小商小贩,几乎同时在这唯一的柏油路上晃荡、吆喝,我第一次感觉到工作了这么多年的小镇竟然这么有活力。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