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散文:秋虫嘤喓
秋虫嘤喓
夜靜更深时,一阵秋虫呢喃传进耳朵,“嘤嘤”几声,“喓喓”几声,浅浅幽幽,在寂静的雨夜里格外清晰,也格外响亮。
“秋虫响,秋夜凉,屋外有只大灰狼。”这是母亲吓唬我的话。小时候,我淘气调皮,常常闹腾得母亲没有办法,但我特别害怕大灰狼,也害怕夜的黑,更惧怕屋外细碎如鬼魅一样的莫名声响,缩缩身子,我收敛顽劣,使劲往母亲的怀里拱,母亲的怀抱格外温暖,格外安全,母亲轻轻拍几下,我便能轻易入睡。
“‘嘤嘤是公蟋蟀求亲咧,‘喓喓是母蟋蟀答应咧,听见‘嘤嘤‘喓喓一起响,是蟋蟀成亲哩,那是它们一辈子的大事,莫扰了它们。”母亲亲亲我的额头,驱赶着一只蚊子。那只蚊子贪恋我的细胳膊细腿,还有肚兜盖不严实的白嫩肚皮,在黯旧的老屋里飞了半夜,悻悻不肯离去。
听着窗外蟋蟀的歌唱,我再一次相信了母亲的话,母亲如何能骗我呢,我认定有一公一母两只蟋蟀,趁着夜的寂静正在举行一场“婚礼”。可它们的洞房在哪里呢?在窗外不远处的花坛里,在老宅的石缝间,在这座城市窗台下的一丛杂草中,在屋内的某个角落,或者就在我的床下……
我想开灯,却蓦地想起母亲的话,于是,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尽量不去打扰蟋蟀们的“幸福”。其实,“蟋蟀成亲”不过是小时候母亲为了让我听话编造的谎言,但又何妨呢?自己不正是在母亲一次又一次善良的谎言里一路成长的吗?
忽然就惦念起母亲。此刻,耄耋之年的老母亲可否睡得安稳。
母亲年轻时是个美丽的女子,高挑的个头,乌黑的头发,明亮的眼睛,有一种不加雕琢的自然美,她脸上常挂着浅浅的笑,很少看见怨愁的情绪。我父亲会画画,也会编剧,有一次,我听见父亲悄悄对母亲说:“等有空了,我给你画张像,或者等闲了,我给你写部小说吧。”母亲欢喜着答应了。可是,我亲爱的父亲,您承诺给母亲的画,还有您答应过要写的小说呢?
“我让风水先生看过,搁了罗盘,犯地煞,冲命!”
那年,父亲要建造北厦房,母亲极力反对。
“屁话哩,他是看咱家要盖新房,装神弄鬼,不搭好腔呢!”父亲哼了一句,不屑一顾。
北厦房盖成不到两年,随剧团在外地演出的父亲再也没有回来,父亲的离世成了母亲这辈子最大的遗憾。“要是不盖北厦房,你爹或许就不会走得那么早吧?”直到现在,母亲仍然会冷不丁地问我。
唯有沉默,如同十二岁那年秋天,我一言不发地站在父亲的遗体旁。
北厦房地基是父亲用青条石砌的,有很多石缝,可能从那个秋天开始,一道道石缝成了蟋蟀的乐园。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