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过年(2)
乔家的年
宋家泊村离叶家屯也就四五里路,可宋汝干非走弯弯道,爬上古县路水渠,穿过国防路,沿着“没尾巴地”走。那时的雪多大呀,满眼都是雪,风呼呼的。一脚踏下去,出现一个深窟窿,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宋汝干喜欢从地里走,我也喜欢从地里走,特刺激。风贴着雪走,不时在麦田里旋起一股小雪暴,雪粒子扫在我们的脸上,也不疼。宋汝干盛礼品的工具是一个背包,我也是一个黄色的背包,只有两个姑姑挎着箢子,上边盖的新毛巾被风掀过来覆过去,她俩哪还顾得上,只担心滑倒,弄脏了新衣裳。
偶有一小片的麦苗从雪里钻出来,碧绿碧绿的。宋汝干有意抄着大步,我步子小,有时轧不到他的脚印上,雪灌进鞋子里,一个趔趄,人在上包在下,人吃了雪,包里的饼干也被压碎。到了乔大爷家,他帮我把背包拿下来,批评两个姑姑,也不看好两个小的,领着走的什么路?两个姑姑屈得慌。乔大娘提溜走我的鞋子,用火去烤。
中午,乔大爷、乔大娘陪我们四个人吃饭,我那个“弟弟”早爬到炕上,占据到桌子中央,喊着想吃这个,想吃那个,我瞅他一眼,他根本视而不见,这是在他家。乔大爷家不富裕,几个家常菜,饽饽也刚够我们吃的。都是几个不懂事的孩子,只管尽情填肚子,哪想那么多。我那俊俏的二姐忽然在当门喊:“娘,小三嫚在和煎饼揍嘴。”
乔家的年,掠过宁静的眸,被雪花纷纷拂去……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