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那片淡紫色的天空(10)
背野
我甚至都没记住自己把车子停在了哪里,就不管不顾地跑起来。一些新鲜稚嫩的面孔从我身旁飞过,我看到那棵曾在它的树荫里躺下过的榕树,看到和室友一起晾晒棉被的阳台,看到停放在宿舍楼下似乎从没改变过位置的垃圾车……我拼命地奔跑着,在那条永远晒不到阳光的走廊里,熟悉又陌生的味道,记忆把我重新带回那扇门前。
我站在门口,没有敲门,紧张又坚定地推开它。
“沈老师……”我扶着膝盖,喘息着。
“佳意,你怎么……”他一定被吓到了,从那张老旧的藤椅里局促地站起来。
这个夹在二层与三层之间阴冷又潮湿的房间里,每个角落都毫无障碍地与回忆里的细节对上了号。狭小的二三十平方米的空间,凝固着我们之间所有的沉默。除此之外,还冗余出了些空空荡荡的感觉。楼道里偶尔会响起女生穿着拖鞋来回经过的脚步声,却并没有人试图到这里,哪怕是从门缝张望一下,像当初的我和其他女生那样。
他老了,頭发稀疏得厉害。印象里,他的身材一向是高大健朗的,现在他站在我面前,却明显有了驼背的倾向。大概没有女孩子会愿意走进来了,愿意在那张木床上偷偷躺下,冒险地闻一下他被子上的气味,或从他的书架上带走一两本书回去彻夜通读。我意识到,随同这间房一同老去的还有寄存在这里的肉体。
他走到我身后去,把那扇木门关上,挂在门上的那把生锈的锁头发出狠狠的撞击声。接着他打算给我倒点水,却发现暖瓶空了,于是晃晃那只银色的烧水壶,惊喜地发现里面还剩着些凉白开。他似乎是为了掩饰什么而刻意装作很忙碌的样子,一直背对着我。他从柜子里好不容易摸出一个玻璃杯,开始倒水。
我先是脱掉外面那件厚重的羽绒服,接着摘掉脖子上臃肿的围巾,而接下来的动作全靠惯性。鞋子、袜子、毛衣、牛仔裤凌乱地堆在我脚边,他却始终没有回过头来。我们就这样僵持了很久,他像是在作一个重大决定那样转过身来,把那杯白开水平稳地放到我身旁的桌上。
“穿起来吧,挺冷的。”他慢慢在我脚边蹲下来,先捡起那件毛衣,然后放下。又捡起我的牛仔裤,再放下。如同一个有选择恐惧症的严重患者,犹豫到底该让我从哪件穿起。他无所适从地站起来,不知到底该如何安放自己的目光。终于他平复下来,开始正视眼前这个身体,从头到脚地把我看了一遍。
“小姑娘长大了。”他用一种无可奈何的温柔语气说道,似乎在讲一件让人悲伤的事情。
我们拥抱了很久,像是第一次学会认真拥抱一个人,那么卖力,彼此感受着对方的体温,最终在那张冰凉的木床上躺下。我趴在他的身上,双手顺着他的肩臂抚摸下来,这具衰败的肉体,它在散发将死的气息。我把脸颊埋进他的肩窝里,安静地,贪婪地,一下又一下。在这个冷得像地窖的房间里,我居然感受到了某种类似火光的温暖,从隐秘的角落里释放着能量。一开始只是一丝丝微弱的光线,慢慢地聚集,升温,最后凝结出一颗太阳,炙热地照在我后背的上方,似乎整个人都焕然一新一般。我朝着光线的来源回头看去,除了那片生长着杂草的荒野,我的视野里第一次出现了一些从没预料到的内容。开阔的海面上洒着夕阳的余晖,天空晕着一片淡紫色,神的目光落在我的脊背上,他在对我微笑。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