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那片淡紫色的天空(3)
背野
只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所谓的理想最终可以和这平凡的俗世离得这么近,十几级楼梯而已。
二
刚开业的那段日子,常有朋友来光顾。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又成群结队地走,进门先说几句吉利话,出门又重复一遍吉利话,偶尔送上一只果篮,偶尔是一捧花束,点几杯老胡拿手的新品,一聊就是一个下午。但他们大多是老胡的朋友,所以我很少有必须参与的机会,只是下去打个招呼,必要的时候还得附和一下大家半荤不素的玩笑。基本上,不出十分钟,我就可以上楼了。老胡是个善解人意的人,他从不会让我尴尬,也不会让他的朋友尴尬。
几天前,他上来敲书房的门,火车的轨迹就从这里发生了转折。如果是平日进来送喝的或者拿什么东西,他是没有敲门的习惯的。果不其然,他说,你的朋友来看你。
我的第一反应是,我需要稍微打扮一下。但所有的东西都在卧室,从这间书房出去就意味着直接和他们打照面了,而且时间紧迫,不好让人家等。我慌慌张张地从笔筒里翻出一支唇膏,在嘴唇上胡乱涂抹两下。糟糕,这房间里怎么连一面镜子都没有,我转下门把手时还在抱怨這件事。
两个男人,我匆忙又紧张地往楼下一瞥,只看到这些,似乎都有些上了年纪,我一边注意着脚下的台阶,一边在这段有限的距离里回忆出更多的信息。
“蒋老师,沈老师……”谢天谢地,在应有的寒暄前,所有的称谓都从记忆里顺利地爬出来。
“佳意,这么好的地方,怎么也不告诉我们?”蒋老师的声音基本没变,那种腼腆又绅士的气质还在,只是明显老了些。
沈老师只是笑笑。
“刚开业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广而告之呢。”我挑了一个靠窗边最好的位置,大家都落座后,老胡安静地把菜单递过来。
“不用,上壶绿茶吧。”我把菜单递回去。老胡也礼貌地冲大家微笑着点点头,便去泡茶。
“如果不是从你同学那里听来消息,恐怕我们只能靠偶然来这里消费才能碰到你了。”蒋老师一边脱外套,一边笑着说道。
“原本打算过段时间,经营稳定了再告诉大家的。”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说的原因是因为这家店其实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老胡端上一壶绿茶,把三只茶杯准确无误地摆到每个人面前,再挨个倒上,最后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他的仪式就算到此结束了。
这样的场合总会让我紧张。以前我只是坐在讲台下面听他们滔滔不绝,连他们不经意开的一个玩笑都要回味很久,那时候我还只是个中文系的大二学生。蒋老师总是很受欢迎,班上的同学没有不爱他的;因为他从不点名,期末还会发复习提纲给我们,即使是答得最差的卷子也从不会低于九十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