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塞外明月(13)

2022-08-21 21:35:3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瓜州月,高耸绵延的石窟,就像一个恢宏的画屏遮住了它背后的隐秘。我不能放弃寻觅月亮的渴望,努力使自己与石窟拉开些距离。哦,看到了!它就在鸣沙山上。

瓜州月

高耸绵延的石窟,就像一个恢宏的画屏遮住了它背后的隐秘。我不能放弃寻觅月亮的渴望,努力使自己与石窟拉开些距离。哦,看到了!它就在鸣沙山上。只是,山的高度挡住了仰望它的姿容。它就是这样神秘,用自己的光芒同太阳一起把鸣沙山照得通体鲜丽明亮。

真叹服北魏执政者骨子里那种对佛教的崇尚!

如果没有他们精神上的虔诚信仰,中华文明则会缺少多少绚丽和迷人的色彩?而敦煌莫高窟,就是见证他们创造不朽传奇的神圣所在。

无论东阳王元荣,还是建平公于义,在中、西“要塞”的瓜州地域,不仅保证沙漠绿洲丝绸之路的安定和畅通,而且将自己民族的文化与丝绸之路所传输的欧亚文化予以兼容并包,使“繁盛而宏大”的敦煌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理和文化称谓。

我驻足于北魏开凿的石窟前,望着太阳投射进去的光照,隐约间看到工匠艺人攀援在岩壁云梯上忙碌的身影。他们手握铁锤和锐錾,在凹凸不平的岩石上奋力开凿着。那錾头闪耀的火花,分明就是佛的光芒,就是艺术的光芒,就是文化的光芒。

一阵阵的“叮叮当当”声响,又像是佛祖法相诞生的庄严乐奏……

就佛教的传播方式而言,南北朝时已全面由正法时代走向像法时代。北魏莫高窟造像,就是有力的见证。

鲜卑拓跋人开凿的每一个石窟,基本都是王公贵族“明心见性”的“功德”。他们默默许下心中的宏愿,虔诚期望无量佛祖能够佑其一生。当然,这只是布施功德者的小境界。往大说,他们哪一个不希望所处的世代江山永固、天下安宁呢?所谓“佛法无边”“功德无量”,他们都崇拜自己精神信仰的最大力量。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那一尊尊经过千锤万凿的佛像,无不映射着鲜卑拓跋人内心深处的光芒。他们雕刻着佛,参礼着佛,顿悟着佛,希望那佛就是他自己。他们殷切的愿望,就是能够在“净土极乐世界”里逍遥自在生活,然后平安轮回成真正的自我,生生不息。

但是,这是理想中的佛国,其境界的虚无与缥缈,都是无边无际的一种幻梦。它的美好来自人们精神世界的想象、追求和向往。148 年后,随着北魏的分裂,深刻在鲜卑拓跋人精神上的“美好”宣告终结。紧接着,经过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近五十年的更迭过渡,又一个新王朝创造了大一统局面,这个王朝就是隋朝。

虽然属于鲜卑拓跋人的时代已经远去,但他们创造的佛国世界得到了完好保存。不仅如此,后来的历朝列代还做到了很好地继承、延续和发展。就这一点,回望历史的鲜卑拓跋人应该感到欣慰。最起码,这些千年不变的佛像和它的微笑,能告诉世人他们曾经的辉煌始终没有湮灭。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