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塞外明月(4)

2022-08-21 21:35:3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瓜州月,太阳渐渐向西,光照依然未减。烽燧孤傲着身子,亮丽的阳面把天空映衬得更加湛蓝。阳关古道上,似乎走来西汉天子派往西域的马队。 四 汉武帝在瓜州

瓜州月

太阳渐渐向西,光照依然未减。烽燧孤傲着身子,亮丽的阳面把天空映衬得更加湛蓝。阳关古道上,似乎走来西汉天子派往西域的马队。

汉武帝在瓜州大漠设置玉门关和阳关,以巍峨的长城将它们连成南北一线。同时,在河西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诸郡,即《史记》中记载的“列四郡,据两关”。其辖境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甘肃西部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市,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一带。凉州刺史部的监察范围也大大扩展,相当于今甘肃、宁夏、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定边、吴旗、凤县、略阳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西汉对河西的控制,以及对长城的砌筑,在匈奴及羌戎之间竖起了一道坚固壁垒,使得臣服的西域诸国由游牧生活向农业生产过渡。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河西新兴农业带与中原农业带、天山以南农业区紧密连接起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东方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走廊”作用。

农业区经济体与游牧区经济体相结合,使西汉社会经济成为统一整体。为使这一经济体更加牢固,西汉多次“徙民以实之”,把内地汉民充实到游牧区以发展农业经济。进而,又“屯兵以卫”,增设“都尉”官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协调民族冲突。一系列举措,使西域三十六国“思汉威德,咸乐内属”,形成与汉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主流关系。

曩时,无论阳关还是玉门关,都是“塞上关隘,便商输纳”的繁盛景象。

西域,需要内地农耕生产生活的物资与技术;内地,需要西域的美玉和特产。两千多年前,西域的天马、玉石以及棉花、核桃、胡葱、香菜、菠菜、葡萄等农作物进入内地,内地的丝绸、冶金术、指南针、茶叶、漆器和大黄等药材和排箫等乐器传输到了西域。

这种互通友好、递增情感的政治关系,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一条闻名世界的“沙漠绿洲丝绸之路”,开始形成并逐渐繁盛起来。这条路線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经河西四郡,到达今天的新疆,再继续西行,前往波斯、希腊、罗马等国。农业区道路的安全性,食宿的便捷性,包括途中所需用品的补给,都是通过这条人口密集的道路得以保障和实现的。

当然,运输货物可以在中途随时进行贸易。因而,在这条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上,经常会出现接连不断的惊喜。货商们获得物品交换,抚摸紧扎在腰间鼓鼓的钱袋,眉宇间洋溢着温馨和愉悦,那是最开心不过的事情了。

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叮当,货运人员的欢声笑语,这一切都需要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汉武帝之后,汉宣帝也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似乎比他的曾祖父考虑得更加长远,为紧紧地把西域诸国收拢在西汉的管辖范围以内,在河西四郡设置都尉基础上,特别建立了一个直接管理西域诸国的行政(军事)机构——西域都护府。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