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半截爆竹(2)

2022-08-21 21:32:0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年的门,买爆竹是我天天嚷嚷的事。但是,今年都快过年了,还没有买。听说同村的小伙伴差不多都买了,他们在村部门前互相显摆着。我不免有些着急,可钱从哪

年的门

“买爆竹”是我天天嚷嚷的事。但是,今年都快过年了,还没有买。听说同村的小伙伴差不多都买了,他们在村部门前互相显摆着。我不免有些着急,可钱从哪来呢?“一斤盐一毛三分钱,不买不行,爆竹几声响就过去了,不放能咋的?”母亲对我有些嗔怪。突然想到,我喂的那两只大灰兔子可以卖钱,那是从春养到冬的,每只都足有四斤多。我要卖兔子换爆竹,父亲、母亲没说什么,同意了。前天晚上,我找来兔子爱吃的萝卜和白菜叶,又足足地捧上一捧玉米粒,让它们饱餐一宿。第二天,我早早挎上柳条筐,留下母兔转年好下崽(同村有公兔),将那只公兔放在筐里,直奔十里外的公社采购站。我想,这只兔子会不会怪我呢?当收购员过秤后,一边高喊着过秤的斤数,一边手拎着那只大灰兔狠狠地扔进石头垒起的高高兔圈时,一股伤感涌上心头。大灰兔受到了惊吓,蹲在墙角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胆怯地跑动起来,消失在兔群中。当我将两把20 枚红红的爆竹和一挂五百响的小鞭带回家时,在同村小伙伴面前,我的腰杆也硬了起来。

年三十的上午,母亲烀好猪肉,炸了一盆豆腐丸子。她找来簸箕,在上面放上几只碗,分别盛上几块煮熟的猪肉、几只丸子、几块焖子,再放上两个粘豆包。父亲端着簸箕,领着我来到我家后院不远处的山坡,在奶奶的坟前,将祭品恭恭敬敬地供在坟头灶门前,父亲五体投地连续磕了三个头,嘴里还叨咕着:“娘!我和您孙子给您送一年的东西来了。过年了,您收下吧。”我站在一旁发呆,父亲没有叫我给奶奶的坟磕头。我只是想,我从未见过面的奶奶在地下能吃到我们送来的好吃的东西吗?父亲给奶奶磕头很是庄重,那仪式牢记在我心底。多年后,父亲去世了,埋在奶奶的坟前,给奶奶“顶了脚”,我也五体投地,给他老人家磕了几个头。

上坟仪式结束,我们回到家中,父亲如释重负,一扫刚才的严肃劲儿。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围桌落座,共享一年当中最后的一顿饭。饭后,天还没太黑,我就手提灯笼往后院四婶、老叔家跑,兴许,还能得到长辈赏给的几块糖或一把花生呢。

守岁了。我们围坐在炕上的泥火盆旁,炭火冒着蓝色的火苗,冻透的豆包在盆沿不停地挪动,沁出了香气,烤出了黄锅巴。母亲、姐姐动手剁馅、和面、包饺子了,母亲故意包几个“鱼状”的饺子,许下美好心愿,谁吃到了,预示着一年有好兆头。父亲和哥哥准备爆竹和小鞭了,父亲将小鞭纸包装打开,用麻绳细心地绑在长木杆的一头,这样能延长燃放时间,防止瞬间全部炸响,高高举起,声响传得会更远。将一枚枚爆竹的捻子找到,展开,准备着一夜连双岁时刻的到来。那时候,全村没几家有挂钟的,更不用说手表了,怎么能算准时间呢?父亲告诉我,当三星(猎户星)正对着天空南方时,差不多接近子时,燃放鞭炮的时辰也就到了,只要听到有人家燃放了,就会接二连三地听到那清脆的声响在山村子夜时分的上空此起彼伏。我们也在门前放起了爆竹,先是噼里啪啦小鞭炸响,然后是一枚枚爆竹在空中炸开,响彻云霄,烟雾氤氲,似乎驱走了邪气。此时,我仔细观看我家爆竹的声响,发现有一枚只炸一个响。不一会儿工夫,鞭炮就放完了,意犹未尽。父亲说:“明年过年再多买点鞭炮吧。”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