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谜一般存在的老子(2)

2022-08-21 21:27:0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老子姓李(外一篇),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人不能逆天而动,凡事要顺势而为。人不是万能的,天道自有其规律。一时一事一地,或有外来变数,但放眼宇宙,人在其中,尘埃

老子姓李(外一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人不能逆天而动,凡事要顺势而为。人不是万能的,天道自有其规律。一时一事一地,或有外来变数,但放眼宇宙,人在其中,尘埃一粒,再怎么折腾亦无法改变宇宙之根本。人最终只能去顺应自然,而非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者必然难逃自然之惩罚。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有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人有宏伟的计划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你千万不能忘了,难事要从容易处着手,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想走得远,就一定要走得稳。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人之在世,难免会与宠荣辱患相交集。宠则喜,辱则忧,得则乐,失则苦,原本也很正常,但过于看重荣辱得失,甚至把它看得比自身的生命还重要,那就大错特错了。岁有春夏秋冬,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亦有风风雨雨,人在凡尘,但凡身外之物,若能以平常心待之,甚好。

一个普通人从老子的《道德经》中可以汲取到智慧与力量的字句,俯拾即是。只是,这些智慧之果是非常需要用生活之水去咀嚼和活化的。

老子姓李,老子讲理,老子天下第一,此言诚不虚也。

老子是个孩子

人在孩童时,总是渴望一觉醒来就可以变成大人。但是,人在真的长大成人后,却幻想自己如果可以返老还童那该有多好,永远做个小孩,甚至永远做个躺在父母怀里的婴儿。婴儿之态乃世间至纯至真之态,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更没有算计。

只是,这世间之事有时甚是奇妙。一个人最向往的东西,一般恰恰是最没有希望实现的事情。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道德文章天下第一,亦不能免俗。老子的时代应该是风雨飘摇的,百姓的生活更是朝不保夕的,否則他就不会一天到晚幻想着:“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个多美呀,简直是桃花源里的桃花源。但,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相反的,老子应该只是闭上眼睛想得美。他当时所面对的真实的社会状况,却很可能是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流离失所,战祸不断。

闭上眼睛与睁开眼睛,冰火两重天。老子的内心无疑是痛苦的,一种随时可以想象得到却永远无法触摸得到的深深刺痛。但他帮不了什么,更改变不了什么。他的情感,要么可以在酒的汪洋里纵横捭阖,要么只能在文字的桃花源里肆意挥霍。

或许,这就是老子的文字为什么两千多年过去了,还一个个的如刻刀凿石般,深刻而隽永。

老子的境遇应该是暗流涌动的,社会的天平更是隐象环生的,否则,他就不会一声声地咏叹:“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