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当建筑工人的日子。

2022-08-21 20:59:0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15岁那年 我当了三天建筑工,我上初二那年,正好15 岁,那时,母亲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做小工,帮一个建筑队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建盖电影院和宾馆。 突然间,我远在外地华宁县的四孃家有人得了重

15岁那年 我当了三天建筑工

 

我上初二那年,正好15 岁,那时,母亲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做小工,帮一个建筑队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建盖电影院和宾馆。

突然间,我远在外地华宁县的四孃家有人得了重病,母亲要请假过去几天。刚好我放暑假闲在家里,母亲就跟工头说能不能让我去顶替她做几天。得到了工头的允许,母亲就叫街坊一起做工的阿姨、婶婶出工的时候来我家叫我一起去,抵她做几天活计。

那时是20 世纪80 年代,建筑机械很少,搅拌和拉运水泥沙灰全部是靠人力完成。我去的第一天,工头安排我和另外几个男子一起拉运搅拌好可用的水泥沙灰。

我的工作主要是和另外一个成年男子用铁皮元宝车把拌好的水泥沙灰拉上一个一二百米的陡坡供那里的工人使用。他在前面吃力地拉,我在后面拼命地推着,就这样来来回回,周而复始。此时正是酷热的七八月份,下午时分,人变得又渴又饿。在炎炎烈日下,工作几个小时后,就感觉自己全身出虚汗,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眼前发黑,差点就倒下,应该是中暑了。我怕他们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就不要我了,所以也不敢跟他们说,只是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偷偷地在阴凉处蹲一下,就可以缓解一些症状。好在过了这一头身体的承受极限,又相对好了些,才能坚持完成一天的工作。虽然家里的农活我大部分都干过,但对于当建筑工这种强体力劳动,体力还是明显不够,由于正在长身體时期,可能血压也有些低,才出现了这样不堪的状况。

第二天,我的工作还是拉沙灰,我只负责拉走,怎么拌和有专门的人在干。又是下午时分,这个工厂管理消防安全的人一脸严肃地来问,是谁把他们装在水泥池里的消防备用沙用来拌沙灰了。在场的人面面相觑,没有人敢于承认,都说不知道。后来,那个人看我年纪小,不经世事,就走过来大声地问我是谁干的。我有些胆怯地说:“是那个富民人干的。”我只知道他是富民人,也的确是他在工地的沙子用完以后,用工厂的消防沙来拌沙灰。我才来一两天,他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当时他也不在场。

听了我的话,那个工厂管理消防的人找到我们的工头说:“马上给我补回来,不然罚你们的款。”然后气冲冲地走了。事后,一个是叔叔辈的人对我说:“孩子,你怎么那么老实呢?反正又不关你的事,遇到这种情况,你说不知道不就行了嘛。像你这样,工钱都恐怕是拿不到了。”我听了这些话,还真有些害怕,一来怕得罪了工头,有拿不到工钱的羞辱;二来也怕没法向母亲交代。

第三天,其实也就是在第二天下班以后,工头叫我们回家吃完晚饭马上回来工地继续加班。这一加就一直到第二天的夜里四五点钟才下班,记得好像是算做了一天半的工时。夜里每个人还给了两个蛋清饼作为夜点,我舍不得吃,全部拿了回家。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