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当建筑工人的日子。(2)
15岁那年 我当了三天建筑工
为了赶工期,我和几个街坊阿姨当晚的工作是在宾馆房间里处理用机器打磨不到的水磨石地板。因为房间的边角、墙脚这些地方机器是打磨不到的,只能靠人力用装有一个木柄的三角形砂石来打磨。
工作期间,一个施工队技术工人模样的人递给我一只塑料桶叫我去水泥房里打半桶水泥,再给他拌好送来。那时建筑工地用的都是散装水泥,说是水泥房,其实就只是一个带石棉瓦房顶、四周用羊毛毡围起来的水泥池子,里面也没有灯光,只有一块20 厘米左右宽的长木板从门口一直伸到池子里,夜里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当我去到水泥房,里面什么也看不清楚,水泥有多深不知道,我还真怕掉到池子里上不来。就在门口附近打了半桶水泥,等调和好后送给了那个人。没想到他只用泥铲试着拨了几下,就转身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对我说:“颗粒太多,要不成,把它掀了,重新去搞。”我没有听懂,也不知道什么是“掀了”。他看着我一脸迷茫的样子,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才又重复说:“不要了,倒掉,重新去搞好的。”
这回我听懂了,不敢再马虎,门口的水泥因为受湿或有杂质等原因,会有些颗粒,不能用在比较精细的地方。我就顺着木板一点点往下摸索,慢慢地靠近下边的水泥,才打了半桶,又小心翼翼地爬上来。这次再拿给他的时候,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去粉补窗台的裂纹了。过后,我想,我没有打好水泥,又听不懂他的话,他之所以没有骂我,也许是看着我还只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就没有发火或计较。
其实,母亲不在家的这三天,我除了在工地打工以外,还要自己做一日三餐,同时,还得喂养和管理好家里养着的两头猪、几只鸡。我是怎么做到的?现在想来都很难。相比之下,现在的不少孩子不要说是初中了,即便到了高中毕业,不会做饭、洗衣、做家务的比比皆是。
三天后,母亲从华宁回来了,看着家里被打理得一切顺顺当当,很是满意。但我没有敢把这几天上班时发生的事情告诉母亲,怕她生气。好在,等过不久发工钱的时候,我顶替母亲这三天半应该得到的工钱一分也不少,我悬挂了多日的这颗心才安心地放了下来,也在心里暗自感激他们没有为难我这个涉世不深的学生。
现在,我当了三天建筑工的那个大型企业已经倒闭20 年了,当年,我和母亲参加过建盖的电影院和宾馆也早已经转为他用,刚好,我的岳父岳母家就在这个工厂,还正住在宾馆旁边。我会经常路过,也经常会想起青春年少时,在这里当了三天建筑工人的日子。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