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生活的盒子
盒子
一
我们生活在盒子里,在一些长方体或者是不规则体的水泥盒子里。
当我俯视着土地上连片的水泥盒子,感觉我平时就像一只鸟儿,在搭建好的盒子里爬进爬出,早出晚归。这一堆堆的盒子构成的小区又分成各个小苑,苑里边的每个小盒用数字或者字母排列,我居住的某层G 单元,就是某个树杈上的巢。在城市里,虽然没有任我翱翔的整片树林,但我也得在树上垒一个窝,为自己安排栖身之所,安放我那忙碌而疲惫的躯体,停顿沉静我那漂浮未定的灵魂。
我在这个盒子里已经蜗居许久了,直至某一天,地上的瓷砖蹦跳起来,我用脚把薄薄的水泥层蹭掉,隔着稀疏的细钢筋,我看到底下的一个黑洞,一米多长的棍子仍探不到底。开发商说框架结构的房子,地基下是有空间的。这就是说,让我知道了我即使住着一楼,也并不是与大地贴着的,我仍悬在空中。
我被抛离了大地,在空中晾着,我相信这是上苍之手,把我这个活物收纳在盒子里,就像我把自己的老照片锁在一个抽屉里一样。
二
村子里传说,离村不远的江西第一糖厂里那根几十米高的大烟囱内锁着一条蛇精,它有十几米长,身子比人的腰还粗,非常凶恶,是我们江西的神——许真君把它镇在烟囱里,不让它出来作怪。我也听说,现在我所居住的小区,原来是一片水塘,也曾经有一条蛟龙被镇在水里。
但是,现在,连这样的传说也销声匿迹了,无论是在烟囱里的蛇,还是水塘里的龙。
开发商在填平水塘、用水泥硬化地面的同时,也把这土地上的传说封没了,被无数的人走过、踩过。
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农民们,不再是它的主人,他们不是业主,因没有出入卡而被拒之门外。他们早已迁走散佚,不知去向。而那些操着天南地北方言的业主们,成为邻居,住进了一个个盒子。
曾经茂盛的香蕉树、龙眼树、番石榴树已经被千篇一律的杧果景观树替代,移植来的草木被剪得整整齐齐,停满了汽车的小区路上,宠物狗牵着主人急匆匆地从盒子里出来,在墙角拉了泡狗屎,然后舒畅地离去,到小广场与其他宠物狗调情,主人的手中,抓着报纸包着的一坨狗屎。
三
高大的楼房,在白天像个巨人,有棱有角,让我仰望。
仰望后目之所及的,还有一条条的横幅:“坚决捍卫业主权利,誓与奸商抗争到底”“凝心聚力捍卫家园,还我车位议价权”……三期新开发的小苑,在我的目光中成长,在一片锣鼓喧天的喜庆中交楼,然而,业主与开发商因为车位的问题很快闹得不可开交,业主在一个个盒子前挂出了横幅,而开发商就在当天深夜剪断了几条横幅,却无法冲入已入住的住户家拆除横幅。早晨,双方开始对峙,都报了警,赶来的警察把人群分开,警告着双方不许有过激行为。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