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生活的盒子(2)

2022-08-21 20:48:3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盒子,我并不了解事情的缘由,但那几条仍然高高悬挂的横幅,分明让人意识到,这盒子里,除了有蚂蚁一样的人,还有一种让人相形见绌、自感渺小的伟大思想

盒子

我并不了解事情的缘由,但那几条仍然高高悬挂的横幅,分明让人意识到,这盒子里,除了有蚂蚁一样的人,还有一种让人相形见绌、自感渺小的伟大思想、崇高权利!

这盒子,曾经是他们合作的对象,此刻,成了业主自我保护的防空洞,除抵挡了酷热的阳光,还抵挡了侵犯权利的刀剪。

夜晚,人群散去,一切恢复了暂时的平静,房子在黑暗中像个怪兽,面目狰狞,灯光昭示了它的存在。

那些盒子里散发出光线,驱赶了黑暗,留下阳台上的一个人影,像一出默剧在上演,盒子里的每个人都是主角,都要按照写好的剧本演出,又不断地发生意外的变化。

我在这些盒形积木间行走,走过一个个单元梯口,恍惚间不知哪个是我的入口。那些冰冷的阿拉伯数字,区分着这些楼的身份。但我想,极有可能我随意地走进某一个盒子,都会遇见另一个我——一个与我极为相似的人。

我和许多的人一样,在这个盒子里,既心有安慰,又身心疲惫,似乎有心满意足的惬意,又有心烦意乱的焦躁。

我左顾右盼,生怕有人尾随,我悄悄地潜入自己的盒子里。此刻,我的心情就像回到巢窝的鸟儿,雀跃欢腾地叽喳叫几声。我可以在外面不动声色,但退回到巢里,我可以在这个树杈上沉思、幻想,可以欢喜、放松。

窗外,仲秋之后的草木仍是一片葱茏,莲雾、大树菠萝、黄皮树的绿,似乎要从窗口渗透进来。这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我栖息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像挖矿一样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把过往的经历、逝去的情感、白天的不快、夜晚的思念都挖出来,在自己的目光里晒一晒。

目光也会越过小区的围墙和墙外的一畦畦菜田,不远处搭建着几个木棚子,里边住着从外地来广州种菜的农民。我曾经近前目睹过他们弓身于田间的劳作,一顶草帽,一把锄头,在田地间往复。困乏了就坐在棚子边喝水抽烟,阳光从棚顶裂了的帆布处漏下来,照得棚里忽明忽暗。或者晚上就在这棚子里过一宿,让朝阳透过缝隙把人叫醒。如果这样的棚子也是一个盒子,那它就是一个四处漏风漏雨漏阳光的简陋盒子了。

我和他们一样,为了追求城市的炫目光彩,像候鸟一样从农村来到城市,挤进这狭小的盒子,而这样的迁徙却是一种强大的不可逆转的力量。或许,我应该为我们叫好,因为我们都是有勇气背井离乡的人,从来不怕城市会成为令人绝望的地方。

回忆也会越过千山万水,回到当年我扶贫的小县城。

在一片小树林,一栋破败的木屋里,老人坚决不肯离去。我和村支书向老人说明,这屋子以及旁边的几栋木屋都要拆掉易地搬迁,因为这里不适宜生活,政府已经为他们在集中安置点分配了宽敞明亮的房子,他们只需要拎包入住。但是,老人还是偷偷地回到了旧木屋,独自生活在这里。我问他为什么不愿意住在安置點,他情绪有些激动地反问我:“我的鸡在哪里养?我的牛在哪里放?我的茶园十几里路,我每天怎么上山?”我一时还真不知怎么回答。确实,我们的易地安置点都选择在靠近村镇的地方,离山里确实远。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