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特殊年代(2)

2022-08-22 15:58:5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父亲的砖厂,首先是选土、挖土、和泥,挖出来的土要打碎,拣去里面的石头、瓦片、树根等杂物,用铁锨堆成土堆,土堆上用锄刨个坑注水,等水渗透后,父亲和我赤

父亲的砖厂

首先是选土、挖土、和泥,挖出来的土要打碎,拣去里面的石头、瓦片、树根等杂物,用铁锨堆成土堆,土堆上用锄刨个坑注水,等水渗透后,父亲和我赤着脚在土堆上踩踏,边踩踏边用铁锨翻来翻去,踩得泥巴黏稠有了韧性,就可以制作砖坯。砖坯平台是一块用厚木板做的木案板平台,模具是一个长方形的砖斗子,可装两块砖泥,父亲每次都把泥巴高高地举起,用力甩进砖模里,用力压平泥坯四角后,把多余的用刮板刮掉。刮平后,我就端起砖斗子走到早已平整好并撒了草木灰的场地上,把砖斗子往下一扣,两块方方正正的砖坯就成了。等砖坯晒干,摆列上架,剩下就是装窑烧制了。窑一点火,父亲的旱烟锅就常叼在嘴上了,红红的窑洞口就有了自己红扑扑的脸蛋了,累了坐在父亲身边,看着红旺旺的窑口,盯着呼呼声中的火苗,想着砖的成色,盼着砖头快出炉,出炉后就可以跟村上点数收工钱了。父亲对制砖手艺粗活细做,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不知不觉中润进我的心田。砖厂的日子,虽然早起晚睡,干的泥巴活每天很累,虽然雨天房子漏水,晚上数着叮咚声入睡,但不几天,就有一排排齐整整的土坯列队让你检阅,那眼里的美、心里的乐呵,就像绿油油的树叶下缀满了红彤彤的草莓果。

领到第一窑工钱,我和父亲到县城邮电局给家里汇钱,兴奋的我还在邮电局给母亲写了封信,那封信呀,我用尽在课本上学到的最好的语句,描绘父亲的砖厂,赞美砖厂的一切,并骄傲地告诉母亲,一睁眼就能看到华山,一端砖斗子就能给家里挣钱。三个月后,不放心的母亲让操心我的大姐和姐夫来到砖厂,大姐告诉我,母亲收到我的信后,高兴得让她读了两遍,还让外甥女建亚给她读,说母亲越听越高兴。听到这,我心里一阵酸楚。我悄悄告诉大姐和姐夫,回去不要告诉母亲,砖厂是一处四野无人烟、吃的水要去五里地拉、晚上还能听到狼嗥的村上砖瓦窑。看到这儿情况,大姐央求父亲让我和她一块回家,父亲也心疼他小兒子,让我回家。但我知道,全家人就靠姐的那点薪水维持生活,这怎么能行?我告诉大姐,我要跟着父亲学门手艺为家里挣点钱减轻家里负担。大姐是含着泪从砖厂走的。走的那天,我们一块去了华阴县城,在照相馆照了四人合影照,准备带回老家给母亲看。而今,这张合影照成了父亲、大姐、姐夫与我一生的珍念。

父亲从和大姐的谈话中知道我写信的事,告诉了砖厂冯伯,我写信赞美砖厂的事一下子在孟塬、在冯家相邻几个村里传了个遍,父亲脸上有了光彩,我在窑厂也有了名气。我虽然只有14 岁,但我在大人们眼里人文静,长得也白净,不像本地娃娃因水土长得黑壮。每当砖瓦出窑,村上男女老少都来挣出窑工分,人群里的我就显露得招人眼光,特别是冯家村里几个同龄女孩子,那年月农村人虽然很封建,但我还是收到一位叫冯莉莉的女生写给我的信。父亲讲,砖厂附近司家马家赵家几个村都有人在他跟前提亲,还有一家缠着父亲让我当上门女婿,不知咋的,父亲都一一谢绝了。听景村四叔说,父亲不想把小儿子的一生放在连吃水都艰难的旱土塬上。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