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家那两棵泡桐树(2)
陪嫁树
有一年夏天,泡桐树爆发虫害,树叶上突然爬满丑陋的毛毛虫,拼命地饱餐肥厚的叶子,粒粒讨厌的虫屎,像小雨般洒落地面。我眼睁睁看着宽大的树叶变成一条条干筋,心疼不已又无可奈何……那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发现从已被吃光叶子的树枝上,垂下一条条肥壮的毛毛虫,带着黑色狰狞的面孔,正得意地荡着秋千。我恨得咬牙切齿,放下书包,找来几根黄荆条,恨恨地把它们全部打落地下,狠狠地踩得稀烂。
虽然那整个夏天,泡桐树叶都没有恢复茂盛的原状,但第二年春天,泡桐花还是依然盛开,泡桐芽还是照样萌发。那年的泡桐树,长得愈发苍翠,树叶也更加粗厚。为吸取上年的教训,在树叶茂密的时候,父亲买回农药,喷洒在泡桐树叶面上。从此,泡桐树再也没有生过虫。
金风送爽的秋天,梧桐树穿上了它那珍藏已久的金装,显得格外美丽。它终于受不了多情的秋的引诱,匆匆褪去绿装,换上美丽的黄袍,如蝴蝶般纷纷飘落。金黄的树叶纷纷落下,像千万只蝴蝶在天空翩翩起舞,向人们展示自己迷人的舞姿……
树叶落到草地上,变成温暖的小屋,为小蚂蚁遮风挡雨。树叶落到流淌的小溪中,变成弯弯的小船,载着我的思绪奔向远方。我常常站在泡桐树下,等一阵秋风吹来,看片片黄叶飘落,听它们细细私语。它们用最后的生命,演绎出最美的人生,让我生出无限的惊叹和感动。
寒风刺骨的冬天来了,泡桐树只剩下孤独的树干,但它依然很顽强,不怕寒风暴雪,虽然树上只有孤零零几片枯叶,它们还在一起抱团取暖。终因天气越来越冷,最后的叶子也离开了母亲的怀抱,树枝都变得光秃秃的。雪花飘来,给泡桐树围上白围巾,戴上白帽子,给予它们大自然的温情。我们在树下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泡桐树便在我们的嬉闹中沉沉睡去,等待来年春暖花开的再一次萌发。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两棵泡桐树在我绵绵的期盼中,噌噌地往上蹿,不几年便高过屋脊。树干也一圈一圈地向外膨胀,先如碗口般粗细,再如小面盆般大小,最后长成水桶般滚圆。那浓浓的树荫,便严严实实地遮蔽住我家整个院坝……
后来,我们长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那泡桐树也长成我和哥哥合抱般粗壮。父亲就把泡桐树锯倒晾干,请来村里最好的解匠,把它一锯一锯解成雪白的木板。那个白须飘飘的老木匠师傅,带着青春帅气的小徒弟,一凿子、一锤子、一刨子地,精心打制成高柜、立橱、写字台……已经开始两鬓斑白的父亲,再请来村里最好的漆匠,刷上五颜六色的土漆,绘上动物和花草图案,满屋子飘散着缕缕清香,变成陪伴我风风光光出嫁时的“三大件”。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