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文选:风
(好吧,风就在小雨刚过的初夏早晨潜入曼哈顿26 号联邦大楼临街的一间庭审室,将整个地方笼罩在无形的难以察觉的气浪中。) 女人坐在当事人席位上,语无伦次的低声祈求毫
2022-08-21 181 -
生活随笔:长津湖的冰雕
在部队当兵的小儿子又快半年没有消息了。一天晚上,他的母亲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奇就奇在,梦里有一片白雪皑皑的山坡,她的小儿子和战友们在山坡上面睡觉,他们睡得那么香,喊
2022-08-21 264 -
生活随笔:塞外明月
一 敦煌,古称瓜州。春秋时,允姓戎族在这里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因而,历史上有“瓜州之戎”之说。 秦国强盛起来后,允姓戎族迫于军事压力,受晋国所诱,东迁至伊川(今河南
2022-08-21 259 -
生活随笔:作家的沉郁情感
一 沿着一条在高原峡谷间蜿蜒徘徊、河水不丰却潺潺流淌的延河,很容易找到著名的延安大学。此行我特意寻访的“路遥文学馆”,就坐落在这个静逸秀丽的校园内一处靠山的五层建筑
2022-08-21 180 -
生活随笔:塬上最美的女子
那年秋天,我要去一趟北塬上的穗子家,不去是不行的,去还是不去?我犹豫了好长时间。 假期快到的时候,我下定决心,脚步沉沉地一个人避过父亲出村,朝村北面的北塬上走去。
2022-08-21 110 -
生活随笔:半截爆竹
腊七腊八,冻死毛鸭。 记忆中,上世纪70 年代初,辽西地区的腊月是寒冷的,生活条件差,吃的、穿的不好,感觉嘎嘎冷。小时候没穿过衬裤,穿着母亲手工做的棉衣棉裤在小山村里到
2022-08-21 158 -
生活随笔:山沟里的野孩子
才吃完饭就感觉到了饿,放下碗,我们背上背篼就往山上跑,抓柴火。 说是山,其实都是丘陵,低矮而斜缓。几座丘陵围成一条沟,浅窄。往往大人在沟下稍稍放开喉咙,我们爬得多高
2022-08-21 190 -
生活随笔:泥巴房子
许多年前的一天,住在高家塅的姨老表统哥捎来口信:“晚上去楠梓冲背树。” 背树,就是对背树,我已有耳闻,其实就是去买树,然后扛回家建房子。但问题是公社不让卖,只能趁着
2022-08-21 120 -
生活随笔:我的老母亲
陪着老爸老妈吃过晚饭之后,我正准备回自己的小窝。不料,老妈右手握着一些药丸,左手端着一杯白开水,追出门来硬逼着我吃药。 老妈眼毒,发现我在做饭时有点咳嗽,便料定我感
2022-08-21 207 -
生活随笔:谜一般存在的老子
老子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 两千多年前,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于茫茫时空中不知所踪,却留下一部五千余言的《道德经》(又称《老子》),让世人一代代为之痴狂,让专家学者
2022-08-21 173 -
生活随笔:南国的夏日
南国的夏日,骄阳似火,把广州市南沙新区沙田水乡映照得明亮而艳丽。 冼星海生活在这个贫穷小村的渔民家庭。早在法国留学期间,他就参加过国际工人组织的活动,回国参加抗战时
2022-08-21 83 -
生活随笔:我家里那头矮驴
我第一次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情:一个声音极为耳熟的人,踉踉跄跄地摔进热气腾腾的猪食槽里,满身面浆猪食,在窄窄的猪食槽里翻滚、挣扎,嗷嗷直叫,却声不成语
2022-08-21 154 -
生活随笔:神奇的海龟
1 约好去港口海龟湾采访这天,恰好天气突变,冷风袭来,我们坐上了开往惠东沿海的公共汽车。 海龟湾属地大澳村,它三面环山,位于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西南部,依大星山,临考洲
2022-08-21 144 -
生活随笔:二伯家后面那棵老榕树
去年秋天,二伯母告诉我,她家后面那棵枝叶繁茂的老榕树不知道什么原因开始枯萎,今年年初叶子掉光,不久后主干便慢慢风干。有人说,老树死掉,有老人要走了。 半年后,病中的
2022-08-21 85 -
生活随笔:生命里的那些记忆
听人说,奶奶是童养媳,从大山里面介绍过来给同样清贫的爷爷家做媳妇。后来,爷爷去世早,奶奶没有享受更多的幸福。 她看着自己的亲哥哥的老婆去世早,唯一一个侄女吃百家饭长
2022-08-21 57 -
生活随笔:二胡情缘
老葛头是村里唯一持红本退休的公家人,是村人羡慕的对象,他原来住在城里,直到退休后才回来将老屋翻了新,定居下来。 老葛头就喜欢拉胡琴,可母亲很是不屑:“都这样一把年纪
2022-08-21 158 -
生活随笔:我们,还有一个故乡
一直以来,故乡是我的一个心结,很早以前就想写写故乡,却一直不敢提笔。 三年前,堂姐家办酒,我回了一次故乡。晚上,我一个人溜了出来,想独自在街上逛逛。走在街道上,街道
2022-08-21 112 -
生活随笔:于酒之缘
上初中那年,暑假的一天中午,我照例挑着一担柴火往家里赶,到家门口时,已浑身湿透。 “哗”的一声,我将肩上的柴担摔在地上,冲进屋里,走到八仙桌边顺手拿起竹筒往桌上的茶
2022-08-21 178 -
生活随笔:人生旅途
那年春节前,我从青海省教育学院学习结束后,踏上了南归的列车——西宁—上海的178 次直快。 车,载着我对阔别数年的故乡、亲人深深眷恋之情,伴随着莽莽高原深沉而雄浑的节奏
2022-08-21 70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2022-08-21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