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冬至饺子夏至面 夏至面的做法

2022-11-10 11:53:0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Hin过瘾!夏季馋嘴三件宝,大热天,上海人喜欢吃“冷面”,它顺应了“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传统习俗,其中“夏至面”指的就是冷面。杜甫曾有“新面来近世,经齿冷于雪”的赞美。 时至今日,

Hin过瘾!夏季馋嘴三件宝

大热天,上海人喜欢吃“冷面”,它顺应了“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传统习俗,其中“夏至面”指的就是冷面。杜甫曾有“新面来近世,经齿冷于雪”的赞美。

时至今日,每到夏至之后,家家都会隔三差五来顿可口的冷面,餐馆也竞相经营,成为应时食品。现时冷面多采用煮熟后,边用电扇急吹,边拌食用油防粘连的快速做法,拌冷面的作料有黄瓜丝、胡萝卜丝、烫过的綠豆芽以及煸炒过的鸡丝或肉丝等,不可或缺的还有花生酱等调味料。

旧时冷面的做法与今不同,古人有一道过凉水的程序。唐宋年间,冷面称为“冷淘”,一直沿袭到明、清。他们将面条煮熟后,须用凉水淘凉,以保面食的“筋道”,这样的冷面拌以酱料后,入口既爽且香,又能过咀嚼之瘾。

夏日酷热,如能喝上一碗绿豆汤,定会暑气大消。我不由回想起当年伏案工作,边摇蒲扇,边喝绿豆汤的温馨情景。绿豆汤随处有售,我家老母亲的做法与众不同。她将绿豆和糯米分别铺在纱布上,先用蒸锅蒸熟,等冷却后盛入碗中,加糖水、薄荷水、葡萄干等方告成功,吃上一口,凉沁脾胃,大有舍不得下咽之感。如今家家有了空调、冰箱,冰镇绿豆汤的制作比过去方便多了,但缺少糯米却足一大遗憾。

沪上夏令饮食文化还有一道独领风骚的特色菜肴“糟钵头”。早在光绪年间,近郊农民有吃猪内脏的嗜好,他们将其用高汤文火慢煮到酥烂,冷却后倒入酒糟卤制而成。自20世纪30年代末本帮饭店引进后,食材扩大不少:糟鸡、糟田螺……几乎无所不包,连毛豆也被选中,他们将毛豆旺火快煮后,直接浸在糟肉中,食用时碧绿脆嫩,一如新摘。同样的猪下水,北方人用来做卤煮,同然香浓够味,但夏令时节品尝,我更喜欢幽幽清腴的糟钵头。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