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帮菜,上海人的本地风味
上海小囡的本帮情怀
20世纪初,上海汇聚了苏、锡、宁、徽等16个地方风味,上海人称之为苏帮菜、徽帮菜等,而对本地风味,则称为本帮菜。
本帮菜诞生之初并不登大雅之堂,平民化是其特色。本帮菜刚刚从乡下跻身县城之初,还像一个面孔红通通,说话有点结巴的傻小子,他要在熙熙攘攘的城里头站稳脚跟,必须融入这个城市,了解市场经济那一套生意经,味道要对吃客的胃口。好在一路上他相当勤勉,又肯用心,又从别的帮派厨师手中偷学独门秘技,慢慢就形成气候,立起了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山头。
作为一个地道的上海妹子,对于浓油赤酱的热爱是深植于我的骨子里的,无论吃了多少山珍海味,最爱的還是那浓油赤酱的本帮菜,红亮的色泽,咸中带甜的滋味,总能引起我最旺盛的食欲!酱油与糖的简单组合却可以变化出世间最能给我带来幸福感的食物,这种幸福感不仅来自食物本身,更来自妈妈对我无私的爱。
小时候,物质生活还处于贫乏阶段,肉食之流并不是经常可以吃到的食物,但巧手的妈妈总会想方设法给我改善伙食,就连这小小的素鸡也能做出不逊于红烧肉的味道。记忆中的红烧素鸡外皮煎得微脆,而内在却柔软如豆腐,经过长时间的烹煮,酱汁早已渗透其中,甜中带咸的鲜味构成了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红烧肉之类早已不再是稀有的食物,但我却时常怀念妈妈做的那碗红烧素鸡,不仅想念那个味道,更在回忆那朴素的幸福感。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