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渔港和海产品集散地,去舟山本岛吃海鲜
在舟山吃海鲜
说到吃海鲜的好去处,舟山总能第一时间跳入人们的脑海。作为渔都港城的它,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这儿海产富饶,沿着港口码头那长长的海鲜排档一条街足以为其正名。
记得初次去舟山是与几位好友相伴自魔都上海出发,自驾过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到的那儿,沿途风景甚美,有种沿着彩虹桥飞速驶过海平面的错觉。海面上泛起阵阵波澜,伴着海水独有的味道溜进车窗缝隙,一嗅便能让人精神百倍。汽车沿着杭州湾跨海大桥行驶了好一阵,数过不知几种颜色的护栏后,一阵浓郁的海腥味霸道地冲进车内,提醒我们这帮游人沈家门到了。
沈家门在舟山本岛的东南部,是国内最大的渔港和海产品集散地,有着“渔都”之称。而我和几个小伙伴就住到了离沈家门渔港不远的一家小旅馆中。选择那儿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吃海鲜。
滨港路是我们觅食的第一站,很快也成了后几日晚餐必去的地方。据说,在舟山,这滨港路十分有名,不仅夜景很美,而且沿街的海鲜夜排档更是出了名的热闹非凡。耳闻不如目见,到了那儿才发现传闻并无虚假。夜间的滨港路甚是热闹,一边是船舶停靠的码头,一边便是人声鼎沸的海鲜夜排档。最让人惊奇的是,这无数夜排档一家紧挨着一家,却也不见哪家生意冷清,几乎是家家爆满、门庭若市。虽说来之前早已打听清楚,但因出来觅食的人实在太多,饿得不行的我们最后只好放弃了原本选定的店家,一番游走后在一家相对没那么多人排队的大排档坐定。
在滨港路,海鲜大排档内的海鲜几乎是一早或当天夜间从渔船上卸下的新鲜货,而成堆地展示这些鲜活小家伙的玻璃鱼缸则成了每家排档不可或缺的景致。出来觅食的食客扎堆地站在鱼缸前交头接耳商量着要点些什么,旁边的服务员也十分熱情地介绍着。不过,好吃海鲜的人都知道,来了舟山,红膏炝蟹、舟山海鲜面、咸菜大汤黄鱼、海瓜子、新风鳗鲞等美味都是不能错过的。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并不是吃梭子蟹的最好时期,这红膏炝蟹只能是错过了。不过,其他的舟山风味那可是尝了个遍。在滨港路的大排档,将新鲜的黄鱼、海瓜子、蛏子等点了个遍,可算是没白来一趟。唯一的缺憾就是发现舟山的海鲜虽然鲜美无比,但烹制的方式却不如此地的海鲜那般出彩,基本以清蒸、白灼、爆炒、炖汤为主,味道虽是不凡,只是感觉少了些新意。
舟山海鲜面是到沈家门后第二天早上才吃到的,也是事先找好的店家,一家位于菜市路近西大街的老国强面馆。面馆店面不大,装修也不讲究,不过,一早来已是客满。店家以老国强蟹面挣了点名气,除了一些本地的食客,很多都是慕名而来的。这儿点餐可随自己喜好加放海鲜,有点儿重庆麻辣烫式的经营手法,量足汤鲜,味道也确实不负其名。一大早这么一大碗鲜味十足的海鲜面进肚,也真是心满意足。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