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开路打先锋,开路,象征着为前来参加庙会的各路神仙打开道路,驱走魍魉魑魅(3)

2023-02-02 16:47:4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幡鼓齐动十三档,高跷秧歌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有源自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的故事,有取自《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及其他的传说故事。表演过程中

幡鼓齐动十三档

高跷秧歌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有源自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的故事”,有取自《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及其他的传说故事。表演过程中不是展现故事情节,重点是展示每个角色的表演技巧,以诙谐、幽默为主。

高跷秧歌的舞蹈具有膝部曲伸、颤顿的动作节律特点。由于演员踩在木跷上,而木跷底端受力面积小,重心不稳,导致以腰为轴心掌握身体平衡,随着鼓点节拍,身体左右摇摆,形成“扭”的特点,双肩耸摇、臂舞“8”字形。其基本步法为以胯发力带动木跷,轻抬重放,力点在膝,两膝关节屈伸颤动,形成缓起猛止、顿挫鲜明的舞蹈动作。“扭”为全体角色共有的特点,而每个角色由于性格、身份不同,又有不同的形体动作。艺人说:“高跷玩的是精气神”,而精气神在于眼的传情达意。

高跷秧歌也有摆地阵的,属于“打场”或中间休息解下跷腿子表演的。有比较丰富的队形变化,有时以人组成“天、下、太、平”字样,也会走一些队形,如龙摆尾、单夹篱笆等。表演时的伴奏比较简单,一般只有花鼓、小手锣,打出“亮登强”的节奏,紧密配合各角色的表演动作,一般是间歌间舞,舞完即唱。唱词是秧歌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现在会唱的人越来越少了。歌的唱词主要有三种形式:群曲、问答、单曲。秧歌会的演唱形式以群曲最富于韵律的变化,也最为生动和谐,深受百姓的喜爱。群曲是由一人主唱,众人相和,场面生动传情。所演唱的内容,多以民间故事为题材,如《大上寿》(八仙故事)《大哭城》(孟姜女故事)《大合钵》(白蛇传故事)《大偷桃》《大游春》等。

 

 

中幡抖威风

 

中幡起源于皇室仪仗队的旗杆,后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俗话说:“天桥中幡三丈三”,作为老北京文化的缩影,北京天桥中幡已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被世人关注。

中幡的主干是一根长10米多的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的正面绣有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反面有时绣上表演团体的名称。中幡净重15公斤以上,下粗上细,由两根竹竿拼成,竹竿的大小、柔韧性也有讲究。

中幡在香会中的表演非常精彩,极富观赏性。由于中幡在香会中显得高大气派,走会时居中而立,给人以威武之感,好像是整个香会的会旗。可以耍的中幡是在庙会中常见的,但也有很难见到的、不能耍的古幡,如门头沟千军台、庄户两个山村举办的古幡会,古幡上绣着、画着各种神像或文字,又称五色神幡,是不能耍的,只能舉着在街巷中行进。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