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路打先锋,开路,象征着为前来参加庙会的各路神仙打开道路,驱走魍魉魑魅(5)
幡鼓齐动十三档
第三堂是“白纸坊永寿长春太狮盛会”。这对太狮与众不同之处是,它们是黑黄两色的一对狮子。背毛与狮体颜色不同,黑狮背为红色毛,黄狮背为绿色,走起会来分外显眼。
第四堂是掌仪司(掌礼司)的“万年古庆太狮”,第五堂是东猪市的“地藏庵同善舞狮”,第六堂是“西猪市万年永庆”太狮,第七堂是南长街织水桥翰林院的“盖不重整太狮一堂”,第八堂是德胜桥的“华世金铎”太狮,第九堂是东直门里北小街慧照寺的“太狮一堂”,第十堂是地安门银淀桥太狮,第十一堂是新街口蒋养房的“子孙万代九狮同居”,第十二堂是“海淀钢铃子如意神兽”,第十三堂是地安门方砖厂的“公议助善太狮少狮”。
狮子的表演讲究气势,一出场便摇头摆尾,纵跳腾跃,先声夺人。表演时以太狮为主,其套路有开场、双啸、双纵、双滚、双憩等,少狮的表演主要是翻滚、跟斗、爬高等,像扯旗、卧鱼、倒挂蜻蜓、爬杆等都是难度较大的动作。狮子的开场模拟的是猛兽下山的情态,它张牙舞爪,时而昂首欲啸,时而低伏欲纵,样子十分凶猛,演员的动作几近粗野。然而双憩时互相梳理卷毛、搔痒、喘气、抖腰、曲背、弯腿,表演得逼真细致。过去狮子会表演不用文场伴奏,后来为了渲染气氛,有的加上了锣鼓。
雙石门下行
双石头也叫举砘子,是表演舞动石哑铃的技艺。在象征意义上,双石代表护法神将灵官元帅的风火轮。
双石头在民国初年即呈衰颓之势,比较有名的是虎坊桥排子胡同的一档双石头会,于1925年为热河灾民救济会,在北海公园的游艺大会上表演过,这档会曾受过“御览”,称“排子胡同万寿无疆议寿双石会”。《妙峰山志》在“虎坊桥排子胡同万寿双石圣会一堂”目下介绍了双石头的练法,并称“此会最难练,为他会所不及。”据《万寿山皇会图》的绘画可知:双石练者赤臂,穿灯笼裤、皂靴,腰系大带。另据《北平指南》记载:“双石头,以一大横杆子,两端嵌重数十斤之大磨盘石头,此为本会唯一之工具。表演时以体壮力大者仰卧地上,双足蹬石,许多角色在上协和作势,状极危险,俗谓之搭人牌楼,为该会最精彩之一幕。”
道具双石头是以一根大横杠子,两端嵌上状如磨盘、重约数十斤的大石头制成的,看起来有点与现代的杠铃相似,只不过是用石头做成的。杠有韧性,操练时呈弧型。双石,最重的可达180公斤。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