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开路打先锋,开路,象征着为前来参加庙会的各路神仙打开道路,驱走魍魉魑魅(8)

2023-02-02 16:47:4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幡鼓齐动十三档,民间香会在走会时,针对杠子会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其他会档同一种会不论有多少档,都是各自表演,惟独杠子会,如同时有几档杠子会,只能在一副杠子

幡鼓齐动十三档

民间香会在走会时,针对杠子会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其他会档同一种会不论有多少档,都是各自表演,惟独杠子会,如同时有几档杠子会,只能在一副杠子上表演,行话叫“天下一根梁”。

 

 

花坛盛美酒

 

花坛会,又称小执事,俗称顶坛子。属于杂技表演性质的会档。花坛会表演舞弄花坛的技艺主要是以头顶、手抛、脚踢、颈承、传接瓷坛等方式,显示人体平衡意识的技巧性项目。

“耍酒坛”这项技艺极为古老。杂技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原始艺术,它产生于劳动技能的艺术化。中国传统杂技中,有不少节目就是直接来源于劳动或是对生产、生活用具的耍练,逐渐形成一种技巧高难的杂技项目,后来发展为民间香会的会档之一。

花坛会走会表演时用的花坛并非都是生活中使用的坛子,有的是用荆条编成的假花坛。耍练时由地上抓起掷于空中,用头顶将坛子接住,平稳不动,再由头顶颠下来由胸部滚至脚面,用脚尖钩住,再抛掷至头顶。花坛会的表演花样繁多,不一而足。花坛会走会时也有用真瓷坛的,多为白底青花的瓷坛或瓷缸。花会在走会表演时,瓷质的坛子在身体的各部位单摆浮搁,做种种飞舞式样,极为巧妙。瓷坛的表面非常光滑,耍花坛者将坛子放于头顶上,然后移于鼻上,移于口上,或是将酒坛、瓷坛拋向头顶,然后用头、肩、肘、手指接住,承接瓷坛后,还要在鼻、额、嘴等部位不断地移动,作种种姿势,而且不许用手扶持。走会时艺人将坛子在身体各部位立转、横转、斜转、竖立、倒立、斜立,总能使坛子在周身旋绕,令人目眩神迷。有时还要在花坛表面浇上水,使坛子更为光滑,加强表演难度。

花坛会走会表演时没有角色之分,且不化妆。演员表演时多赤背,穿黑色灯笼裤。花坛会所用坛子有酒坛、瓷坛、瓷缸等,重量不等,大小不一。坛子一般按重量可分成三种型号,最小的叫“四喜坛子”,重约2.5公斤;中号的叫“长瓶”,重约4公斤;大号的称瓷缸,重量从几公斤到几十公斤。

耍花坛有单人表演和双人表演,双人表演主要是对扔对接,双方用头顶来顶去,必须配合默契,要求既準又稳,稍有不慎,坛子会砸伤演员或掉在地上摔碎。

 

吵子响连声

 

吵子会是俗称,正名为献音会。吵子象征庙宇钟楼内的大钟,以演奏乐器为主,有文、武之分。文吵子主要配合祭祀活动,是一种以音乐演奏为主的会档。传统民间香会“幡鼓齐动十三档”中的吵子会为武吵子,它是在文吵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