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香会中的主要会档,小车会又名“云车会”或“太平车”(2)
幡鼓齐动外三档
旱船
旱船,又称“跑旱船”,古代称“旱划船”。旱船是为庙宇神佛水路运送钱粮的,自古传说水都属龙王所管,因此旱船会供奉老龙王为祖师。跑旱船的历史最早是唐代出现的,北京跑旱船的历史,从所看到的史料得知,旱船会是清代才有的。
旱船在北京地区特别是延庆区的民间香会中是影响很大的会档。因为它表现的故事情节生动活泼,化妆也显得真实漂亮。表演套路多,变化大,速度快,动作美,道具制作非常考究,特别受群众的欢迎。旱船会所表演的故事,主要是《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的情节。旱船只有一只船、三只船和三只以上船多种区别,但在表演上只有一只、三只两种套路。因为多只旱船的表演,不论其数量多少,都是以三只船为一组,以三只旱船的表演套路为基础。因为船身制作得长而且宽,也较重,一般由两个演员驾驭,前面的生角(男)是许仙,后面的旦角(女)是白娘子。另一个是不驾船的演员,饰船家,他头戴斗笠,足踏草鞋,半挽裤角儿,白脸白须,手持船桨,划桨的动作就是指挥旱船行进和表演的信号。表演上的要求可归纳为快、稳、漂、转。“快”是指架船人跑船速度要快,跨上船,身体直立,双腿夹紧,双膝弯曲,幅度大,跑起来快如梭,急如风。“稳”是指跨上船,双肩要保持船体的平稳,双手撑住船沿,使船紧随身体而行,不晃不歪。“漂”是指架船人虽身负重几十公斤的船形道具,但表演起来,要轻盈自如,像一叶轻舟在水上荡漾。“转”有单转、双转、集体转、自转加周转等各种技巧,旋转迅速,操纵自如,如船在旋涡之中。
旱船表演时,个人在表演技巧上是非常丰富多样的,有泛舟、荡舟、涌舟、转舟等,泛舟和荡舟最能表现演员的基本功。“泛舟”的表演是直行,“荡舟”的表演是曲行,用小台步驾船迂回往复。泛舟和荡舟行进疾速,船却要平稳。“涌舟”则表现浪拍船头,船顶风破浪前进的情形,船在疾行中突然停住,同时船头翘起,又快速低落后再疾行。“转舟”的表演是驾船于原地顺时针或逆时针反复快速旋转,表现船行至漩涡时情景,要求演员要有很高的表演技能。
旱船多用打击乐和唢呐伴奏,音乐粗犷豪放,欢快热烈,其中打击乐起指挥作用。演出开始时,打击乐奏“鼓”,待跑船者出场后,击鼓者紧密配合,随舞蹈场面的变化而变换鼓点;唢呐根据击鼓者的启示及跑船者的表演变换曲牌。当表演快结束时,跑船者放慢速度,并拜四方谢场,这时击鼓者做结束准备,等演员下场时,乐队奏“杀鼓”结束。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