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一个金秋时节过年的地方 尔苏人金秋时节过新年(5)
尔苏人金秋时节过新年
古老文化
2011年5月,在清华大学召开的西南地区濒危文字文献展暨研讨会上,被学者称为“萨巴文”的尔苏图画文字,首次向世人公开亮相。与会专家们确认,“萨巴文”和此前发现的纳西族“东巴文”,同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仅存的两种原始图画文字。更有专家通过比对,认为尔苏图画文字甚至比商代甲骨文字更为原始。
在蟹螺堡子旁边一家尔苏农家乐里,我看到了依照经卷上的尔苏图画文字绘制在墙上的这些象形文字。彩色的日、月、星辰图案,牛、羊、马、猴等动物图案,山川、树木、花草等地貌植物图案,相互交叉组合,形成一个个图画文字。据尔苏文化学者统计,这样的图画文字有200个(幅)左右。
文字的形体与它所代表的事物有明显的一致性,能够从单字体推知它所代表的事物,是“文字”可以称之为文字的基本原则,尔苏图画文字是符合这一原则的。不过每一个图画文字表达的是多层意思,甚至是一件事情。比如,有一幅图的下方是盛满食物的盘子,上方是闪亮的星星,中间是陶罐、断树、大雾,这个图画文字的意思是:这一天是有酒有肉的喜庆日子,树被风刮断,预示着大风将至,但星星闪耀,这一天总的来讲还是好天气。
尔苏图画文字还有一个在世界所有的文字中极为罕见的特点,即在文字中配有红、黄、蓝、绿、白、黑的颜色,来表达不同的附加意义。如黄色代表泥土,绿色代表草木,蓝色代表水。此外,尔苏图画文字无固定书写笔顺和格式,为说明需要表达的内容顺序,在图形中将单字(符号)按左下、左上、右上、右下、中间的顺序排列。
因此,语言学家一致认为,这种由图画脱胎而来,刚刚跨入文字行列的原始图画文字,是“国宝级”的文化宝藏,非常珍贵,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这应验了费孝通先生的预言:“我国西部民族走廊,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贵园地。”
除了“国宝级”的图画文字外,有着古老文化传承的尔苏人是非常热情好客的,尽管我到访之时,他们的新年已过去20多天,但蟹螺堡子的妇女们仍应我之邀,欣然穿戴上最典型、最漂亮的全套民族服饰。她们头缠黑、白布帕,銀珠缀在前额,正红色的服装饰以葱绿色的镶边,领、肩、袖、前后襟是精美的刺绣。令我感动的是,她们为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敬意,十分认真地打扮自己:缠黑、白布帕时,被缠者下蹲,操作者如绣花一般,反复地将头帕在被缠者头上比试、调整。从开始到完工,一个人的头帕缠了近10分钟。她们圆盘状的头饰,是用几丈长的布条盘缠而成,想来顶在头上份量不轻。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