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松溉,筒子似的十里长街,百年松溉
松山溉水 千年古韵
商旅云集 港口要道
松溉,位于重庆永川区最南端的长江北岸,以境内松子山、溉(jì)水取名松子溉,简称松溉。清光绪《永川县志·舆地·山川》记载:“松子溉,邑之雄镇也。商旅云集,设有水塘汛,查缉奸盗。又下曰东岳沱,深数十丈,石刻‘澄江如练四字。沱上北岸,有后溪水来注之。东岳沱之前,曰哑巴溉,水最险恶,往来舟子不敢作欸乃声,故此以名。”
松溉,有着“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之称,它始建于何年何月,目前暂无史籍可考。《四川通志》记载:南宋陈鹏飞因被秦桧诬陷遭贬,偕妻在此镇设馆教学。可知当时松溉已有场镇。《永川县志》载: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赵国显也设县治于此,招抚流亡;康熙四年(1665年)县治迁回县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曾于此设总爷衙门,与县城一样修有城隍庙;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设把总;民国初年,名松溉场。松溉,经历了岁月风云的变迁。
历史上,松溉因水路繁忙、商号林立、市场繁荣,有“白日千人拱手,入夜万盏明灯”之说。这里曾是永川、荣昌、隆昌、泸州、铜梁、大足、内江一带商贾来往重庆贩运和做生意的物资集散枢纽。水路有上、中、下三个码头,江上来往船只川流不息。陆路运输主要靠马帮,当年专门为来往马帮们服务的行业——马房也应运而生,昌盛时多达20余家。上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通往各乡镇的公路陆续建成,繁荣的马房逐步衰落,直至1978年,最后一家马房不得不悄然关闭。
历史渊源 人文荟萃
古色古香的松溉,筒子似的十里长街,依势而建,静谧又悠长;一路横亘、绵延、穿越而去。老街上仍保留着26条油光可鉴的青石板路,一块紧接一块的青石板铺陈着,繁而有章,杂而不乱。尽管有的被经年时光打磨得有些缺失或者破损,却因为没有了最初的锋利棱角,因此有了丰富的历史沉淀。漫步在老街上,随着满江楼客栈左边的一块路牌指示,穿过一条窄窄的太阳沟街,来到一典雅古朴的四合院前,看见高大的白墙壁红灯笼间一块牌匾上书写着“陈少南故居陈列馆”。陈少南是宋代著名的经学家,永川松溉人。在南宋秦桧住温州时,陈少南曾为馆客,很受敬重。在南宋与金抗衡之际,陈少南挺身而出,慷慨陈词,上书高宗,请诛奸臣。措词严正不阿,因而激怒秦桧,被贬去惠州。多年后再回到故乡,开始在松溉讲授理学,从不间断,直至逝世。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