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塑京剧脸谱再现京剧脸谱的神韵,不同的人物性格,使人物鲜明起来
彩塑京剧脸谱
1 仿李万春在戏剧舞台上扮演的孙悟空画的脸谱。2 仿侯喜瑞在戏剧舞台上扮演的钟馗画的脸谱。
彩塑京剧脸谱第四代传承人佟秀芬。
彩塑京剧脸谱第五代传承人林泓魁
百年万春纪念品。
从京剧而来的手工艺品
彩塑京剧脸谱的工作室是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看外观与长椿寺内的房子别无二致,屋内却别有洞天。进屋后放下随身携带的背囊,距离和彩塑京剧脸谱第五代传承人林泓魁老师约好的采访时间还余几分钟,见对面的墙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脸谱,有早期京剧花脸演员钱金福、韩乐卿、裘桂仙等一些濒临失传的谱式,有现代京剧舞台上的裘(盛戎)派、赫(寿臣)派、侯(喜瑞)派脸谱,还有当代京剧名家袁世海、康万生、孟广禄等演员的谱式。在脸谱的围绕中立有一张木质书桌,一张沏茶的茶桌,周围是给客人设的座椅。不一会儿,就见林老师面带微笑迎面而来,与我印象中的非遗传承人形象重合,虽然很年轻,但已有了非遗传承人的稳重和儒雅,与林老师简短介绍来意后采访进入正题。
说起彩塑京剧脸谱,还得从国剧——京剧的起源缓缓道来。京剧的前身是徽剧,清代初期,有名的四大徽剧班子主要在南方进行演出,1790年适逢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四大戏班子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后便留在北京。此后的几十年里,徽剧与其他剧种频繁接触,不断吸收、融合各地优秀的民间曲调,最终形成了京剧。但当时京剧还未称“京剧”,而是根据唱腔主要是二黄和西皮,有“二黄”“皮黄”等不同的称法。之后京剧在票房进行演出,许多票友(京剧愛好者)也都奔着喜欢的唱段而去,剧目有经典的《四郎探母》《霸王别姬》等等,民间反响强烈,开始到各地进行演出。上海是演出的首站,也是在上海著名的《申报》中首次出现了“京剧”这两个字,后广泛用于全国以至海外,一直到今天。可以说清代中期形成的京剧发源于民间,在北京形成,繁盛于宫廷,得名于上海,它既能共鸣于市井,又能放异彩于殿堂,是中国戏剧宝库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而京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扮的脸谱,由简至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吸收了不同剧种的精髓,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绚丽多姿的脸谱艺术。将传统戏曲舞台上演出人物的脸谱通过泥塑和彩绘制成的手工艺品——彩塑京剧脸谱也随之出现。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