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这里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充满着阳光、飘雪与欢声笑语的可爱城市(2)
札幌:阳光与白雪的间隙
静谧的北海道大学
札幌传统意义上的景点不是很多,它更多的是作为交通枢纽,北可进旭川、富良野,西可往小樽,南可下函馆、登别,东可去钏路、根室。要说让我感兴趣的地方,北海道大学和北海道神宫是必然要去一趟的。
北海道大学在札幌中央火车站北边,从熙熙攘攘的火车站出发只需要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北海道大学。北海道大学在大雪过后安安静静的,只能听见脚踩在雪地上发出的嘎吱声,是在上海上学的我没见过的景象。自行车都孤零零地停在道路两旁,一点点被积雪淹没。校园里只剩下了干秃秃的枝丫,但排列得整整齐齐,有一种埃德蒙·伯克美学中因整齐的崇高感,可以想象得到夏日的校园应该是翠绿一片,生机盎然吧。这里可是日本最美校园之一,也是日本绿化率最高的校园。北海道大学前身是札幌农学院,创办于明治维新时期,因此现在校园里还有很多明治时期留下来的欧式建筑,与欧洲的大学有几分相似。但是,北海道大学更多的建筑都是朴素的清水混凝土或者红砖,教学楼的外墙基本上以灰色与木褐色冷调为主,在大雪之下更有了物哀之美。
可能是因为时值放假的原因,校园里既没有骑自行车匆匆忙忙赶去上课的学生,也没有三五成群的社团成员,与其说这里是一个校园,不如说是一个公园,茫茫天地只剩下黄白黑三种颜色。喔,对了,还有很多柯基,柯基们竟然都不怕冷,一个劲在雪地里钻,在雪地里打滚,而来自南方的我,此刻不禁裹紧了自己的羽绒服。
对北海道大学的历史以及发展感兴趣的人还可以去参观校博物馆,里面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建校历史。如果恰好碰上饭点,大学食堂也是对外开放的,食堂的口碑相当不错,想再体验一下学生生活的,记得看好时间再拜访。
札幌圆山公园内的小吃摊,雪中送温暖
熹微色的北海道神宫
我刚到北海道神宫的时候是下午4点,札幌的天就已经快黑了。当时公园里的路灯还没有打开,我在暮色之中走着,突然发现前面有一片特别亮的地方,非常好奇地走过去看,竟然是卖鲷鱼烧和章鱼小丸子之类日式小吃的摊位,简直就是饥寒交迫的我的救命之光。北海道公园如果没有雪,大概只是一个平平淡淡的日本公园吧,但是这枝丫上的积雪,石阶上的积雪,鸟居上的积雪,再加上暮色这位大自然调色师的滤镜效果,瞬间就唯美了起来。
日落最好的时候会呈现一种熹微色,就像摄影中蓝夜一样,天将暗未暗,雪山背后的蓝紫色与路灯的暖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上雪地的反光,很温暖的颜色。日落时分旅行团早已散去,只剩下三三两两的游客,这个时候是最适合拍照的了。路边两旁的小灯感觉特别可爱,上面的雪积成了蘑菇形状,很想去戳它一下,看看是不是那种松松软软的雪。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