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姓京,北京成为京剧的起源地以来两百多年间形成的享誉世界的国粹(3)
《京城大运河》京剧交响套曲

第一乐章《烟柳依稀张家湾》中主要演员王怡(左)、杜镇杰(右)。
第三乐章《漂来的北京城》中马派老生演员朱强。
沉浸进乐章里
大运河,北端头,
一支塔影见通州。
塔影一见通州到,
漕运船工热泪流。
……
李东才作词的《一支塔影见通州》在交响乐团的演奏、在合唱队的合唱声中开始了。第一句是合唱,男声、女声,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女中音,四个声部的混音合声。那是立体的,是歌喉多层和谐融糅交叠在一起的,体现出声音厚度的演唱。第二句是女声齐唱,第三句是男声齐唱。从女声、男声轮流齐唱中,细细体味,我们感受到别样的呼应关系,女声是呼,男声是应。还隐隐感受到南北地理风貌上的对比:女声齐唱带有江南水乡泽国味道,无形的大运河上的漕船自南国而来,随大运河流水,千里迢迢,历时两三个月的远行;男声齐唱不仅表现的是漕工、是船夫的粗犷豪放气质,更让人联想到北方的雄胜辽阔。目的地终于到了,燃灯灯就是航标,就是已抵达通州的象征,激动啊!激动得泪流满面。
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漕船漕运终点是通州。通州有葫芦头,有燃灯塔,有验粮楼。燃灯塔坐落在通州北城大运河北端的西岸。此塔高达13层,擎天凌日。清代王维珍有《古塔凌云》诗,曰:“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乐章名称用了王维珍《古塔凌云》的诗中句。“古塔凌云”是著名的通州八景之一,因塔之高,因塔的地标性建筑的意义,因其与通州城与北运河航运的关系而格外引人注目。大运河的漕运,在明嘉靖七年(1528年)以后,通惠河的河口从张家湾移到通州城北,通惠河口以南形成了各种码头,各路船只以瞭望燃灯古塔确认到了通州城,并见识到通州的繁华,大有千里跋涉终可大松一口气的感觉,激动之情不言而喻。
第三乐章《一船春风载二黄》中梅派青衣演员胡文阁。
京剧老生演员张建峰、青衣张馨月的京剧彩唱,在男女声齐唱后立即穿插进来。老生高唱“漫漫千里路,漕船迎风走,水上无日月,颠簸度春秋。”正旦唱“塔影就是心中盼,通州就是热炕头。漂泊生涯望安定,喜乐通州解烦忧。”大运河上船工一路的艰辛、甘苦,扺达通州的快乐之情都表达出来了。
第四乐章《百年通惠话沧桑》中程派青衣演员迟小秋。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