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京剧姓京,北京成为京剧的起源地以来两百多年间形成的享誉世界的国粹(8)

2023-02-03 17:07:1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京城大运河》京剧交响套曲,《百年通惠话沧桑》起唱并不是青衣,而是合唱。合唱唱词长达三句:行走堤岸,我脚步悽惶;放眼河道,烟雨茫茫。一个声音耳边喊,百年通惠话沧桑。

《京城大运河》京剧交响套曲

《百年通惠话沧桑》起唱并不是青衣,而是合唱。合唱唱词长达三句:“行走堤岸,我脚步悽惶;放眼河道,烟雨茫茫。一个声音耳边喊,百年通惠话沧桑。”交待场景,交待环境,交待人物,交待心情,却不是交待一群人的,不是一个团体的,而是一个人的——我!传统戏曲里有没有合唱,我不好妄说,齐唱肯定是有的,用齐唱烘托一个出场人物的心境,也肯定是有的,那是浓墨重彩的喧染,把观众、听众带进特定的人物内心。此处的合唱,是戏剧的烘托渲染手法,扬交响音乐之长,也借了戏曲之技,一个游客行走在大运河边,烟雨茫茫中,回望运河百年历史,步履沉重,心事凄惶。那个游走在通惠河边的我,不是小我,而是大我。合唱收音,程派青衣用了连续六个“忘不了”,回顾了累年找水源踏访河道、挖河槽汗水飞扬、一闸闸地抬高水位、拉纤绳肩背损伤、风雨骤断橹折樯的百年通惠河场景。又以一句“数不尽一桩桩天灾人祸,浩叹世事流变,望河兴叹,难诉衷肠。”唱腔用的是反二黄慢板。反二黄慢板有名的唱段从《女起解》《六月雪》《碰碑》等剧中可以听到,情绪表达上有点像评剧的反调,悲剧性的元素较多,句腔长,三眼节奏慢,华彩音的渲染不是明快的,演员的演唱抽泣的色彩浓。声调比一般青衣宽厚,高亢时的发声听来接近美声唱法的气势,幽咽中见悲壮,柔婉中见刚强,与表达的主题契合紧密。紧接的合唱唱出了八里桥血战,清军马队士兵表现英勇,三万之众却败于入侵的仅四千人的英法联军,弹痕累累,血迹斑斑。“弹孔犹见心在喊!”之后青衣的反二黄原板、反二黄跺板唱腔中“山河破碎通惠呜咽”与“国之恸,怎能忘”都有合唱队的加唱,青衣之“我”的呐喊与合唱的呼应,仿佛空合回音。当她面对合唱隊,那程派味十足的行腔与庞大阵容的混声合唱交融在一起时,你的情感难以自禁地被涤荡。

京城大运河迎来了新生!这是第四乐章的核心告诉我们的。布景,运河畔当今的生态环境,绿荫列岛成丘河清水丽,如远帆的高楼大厦衬着洁白与湛蓝交织的云空,鸥鸟围绕摩天燃灯塔翩翩飞翔。京剧旦角以反二黄原板唱出了“运河水,似明镜,照出了善恶美丑,厘清了曲直是非;运河道,如戥秤,称出了孰轻孰重,笃定了命脉依归。人间有正道,抽刀怎断水?”大合唱唱出“人水不可分,相伴又相陪。爱水惜水生态美,水利万物绽芳菲。镜古鉴今思绿野,河清海晏霞鸟飞!”旦角行腔若歌。唱腔中唱词的句法前两句都用的是七字句,中间两句用的是十字句式,由三、三、三、四字的三个三字分句加一个四字分句构成,十字句后又加了一个七字句,即三字四字组合,形成十四字式,是严格的京剧板腔体式句法。但前后两段唱腔,却用了歌曲的分段式,一二两段歌曲(唱腔)整体句式相同,而头两句干脆连句词也相同,第二段歌词(唱腔)就是第一段的重复。这也体现了京剧交响在中西结合艺术上的一种创新形式、一种探索吧!中西之长,在一歌一腔中尽扬,强调情绪、思想、情感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加重了。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