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文化是海南的主流文化之一,海南史可以说是一部盐文化史(3)
不变的古法 依旧的味道
原始、苍莽、古朴、神秘……这是最初的感受。这里的盐槽既有棋盘型,也有墨砚型,看似少了些规律整齐的布局,但原生态的味道却极为浓郁。盐地、过滤池、卤水池、盐井、蓄海水池、引导渠、盐槽等设施一应俱全,制盐工艺流程完全是千年前保留下来的。简要概述就是盐工们将海水引入被红树林环绕的海滩,经过暴晒与过滤形成高浓度的卤水,然后将卤水盛入晒盐槽中暴晒至结晶成盐。这里的盐槽个体较大,引水沟渠也更宽。盐田里,还零星分布着由火山玄武岩石构筑的库房,面积几平方米到十几平方米不等,用来存放制盐工具和储存食盐,同时也是盐工们临时休息的地方。
盐田里作业的多为上了年纪的老盐工。夕阳西下,孙辈到盐田旁陪同间歇的爷爷,用手机查询明天的天气。
12月中旬,近处的古盐槽,远处的古盐房,开始进入了约两个月静静的休作期。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伫立在盐田中央的一座石头堆砌的七八米高金字形石塔,当地人称其为人丁塔或盐塔。传说在古代,因为晒盐工作繁重,多需男人承担,所以对男丁尤为看重。每有一位男孩降生,盐丁们便在石堆上添一块石头,天长日久形成了眼前所见的石头高塔。虽然它没有金字塔那般雄伟,但背后饱含古往今来盐丁的希冀和信仰。
把这些盐泥铺到有过滤箅的卤槽里浇海水,滤出盐分很高的卤水。
我踯躅在人丁塔前,感觉整个盐田都像是被上天遗漏的秘境,耳边仿佛回荡着来自远古的调角。盐田、村落、大海、红树林交相辉映,共同构筑成极具生态意义和人文价值的壮美景观。如今的人丁塔已不再增高,但当地政府对这一文化遗址却是越来越重视。为保护好中国古代制盐业的“活化石”,激活这里的文化生态,吸引更多游人,2016年启动了儋州古盐田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
规模最大的晒海为盐
国家级洋浦经济开发区地处儋州市境内。开发区管辖的新英湾海岸拥有一处“洋浦千年古盐田”,占地750亩,单体面积在海南各个古盐田中属最大。这里叫盐田村,盐田村距盐丁村约20公里,是一处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在历史的长河中,耕耘盐田的谭氏先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战天斗地的精神,靠自己的双手和毅力,一锤一凿开创出恩泽后代的奇迹。千年静好的岁月,承载着盐田历史的厚重。由于这里的盐鲜美甘醇,并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清乾隆皇帝闻报后,御书“正德”赐给盐田人。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