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柬埔寨 穿越千年(4)

2023-02-27 17:41:32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柬埔寨 穿越千年,高棉的微笑巴戎寺 在吴哥,自由行走,也有可能遇见一座寺庙。巴戎寺(Bayon)以佛面塔、回廊壁画而著名,因为阁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11)笃奉佛教,

柬埔寨 穿越千年

高棉的微笑巴戎寺

在吴哥,自由行走,也有可能遇见一座寺庙。巴戎寺(Bayon)以佛面塔、回廊壁画而著名,因为阁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11)笃奉佛教,整个寺庙采用佛教教义的须弥山(世界的中心)为概念而起造。中央拔尖、磊磊环堆如同玉米外形的高塔,代表须弥山;四面城墙象征喜马拉雅山;城墙与第二层建筑之间的环沟空地,代表大海。当时的高棉民众也信奉印度教,巴戎寺的宗教图像以佛教为主,融合印度教,是阁耶跋摩七世藉由宽大的宗教政策,让民心回流国王权力中心的缜密考虑。

寺中的49座佛塔均为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为典型高棉人面容,据说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阁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穿行在众多佛塔间,身处任何—个角落,浮雕带笑的眼睛注视着游客的—举一动。

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1200米长的浮雕长廊令人惊叹地刻画了11000个人物。内层回廊主要为神话和宗教故事,而外层回廊则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从战场厮杀到生产劳动、集市贸易的生活图景应有尽有,这样世俗化的雕塑题材在吴哥建筑群中是非常少见的。巴戎寺同样有着很多的浮雕,包括两个画廊,内画廊所雕的是印度神话,外画廊所雕的则有日常生活,诸如街市情景、打鱼、节日庆祝,有斗鸡、玩魔术等,现在所残存的浮雕,与其他吴哥古迹有很大的不同。外画廊描述当时人的日常生活,如送礼、生产、杂耍、建筑、拜神、煮饭等种种生活故事的描述。也有历史性场面,描述各场战役的经过。吴哥王朝留下的文字记录相当稀少,也难以辨识、了解,巴戎寺的壁画,为后代研究吴哥王朝的学者,提供了一個相当宝贵的历史线索。

变身塔的轮回

最有意义的旅行,不应该是走马观花,而应该真是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尊重当地的生活方式,让自己融,入到当地。柬埔寨人死后多用火葬,意外死亡的才采土葬,变身塔也因此而建立,变身塔又称为比粒寺,位于吴哥城(Angkor Thom)王城外。这里为古时皇家的火葬场,以前的国王贵族死后在此火化,据说可以从印度教义中的善恶轮回解脱,变身为神,由此而来“变身”之说。它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ienadravarma 11),建于10世纪下半叶,是用来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举行已逝国王火葬仪式的寺庙,是典型的“塔山”风格,与塔松寺(TaSom)很相似,上一楼贴的是石阶,上层为砖塔。基座上建造砖塔,其基座为砖红壤,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吸引着一些游客在此看日落。石阶上面有很多洞洞,并不是风干所致,而是砖红壤干后自然形成的,至今仍可看到烧焦过的痕迹。经过千年岁月沧桑,塔基座下石狮子仍然忠实地守候着这片寺庙,岁月的变迁风蚀了坚如磐石的塔身,但是残留在门柱上的那些精美雕刻,依稀透出了这里曾经的庄严与辉煌。可以想象千百年前皇室在此举行仪式,达官云集,庶民百姓在外仰望,是何等壮丽的场面。千百年后,这样的地方竟成了无数游人前来一探究竟的古迹,如今的这座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变迁,回忆着曾经从这些门洞进进出出的生灵与亡灵。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