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徽州 大自然的风物诗(2)
水墨徽州 大自然的风物诗
采访过程中总经理也带我们参观了黄山悦榕庄,悦榕阁中有各类精致手工艺品可选择。他特意带我们去欣赏他最喜欢的一处风景,那里的自然风光美如画。他与中国很有缘分,与妻子相识于杭州,比较喜欢上海的生活方式,而且那里有很多不错的餐厅、咖啡厅。其间,总经理特意指给我们看一些红旗,他告诉我们那是为黄山悦榕庄发展的7个阶段而设,在第二阶段会开放更多客房。最后我们来到了大堂,与其他悦榕庄不同的是,眼前这座木质结构的高大建筑更有摄人心魄的宏伟气势,从远处观赏,最吸睛的就是大堂,这也赋予了黄山悦榕庄更非凡的气质。
舌尖上的徽州昧道
来到黄山,人们不可能不关注徽菜,它已是徽文化里一项重要的代表。徽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由于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说起徽菜,有一个大师级别的人物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徽菜大师叶新伟。因2012年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中,他作为徽菜代表厨师做了臭鳜鱼和刀板香,观众不仅记住了这位徽菜大师,更是对臭鳜鱼和刀板香这两道地道的徽菜垂涎欲滴。
夜幕下,徽州味道的两层小楼在灯笼的照亮下格外夺目,屋顶写着“舌尖上的中国——徽州味道几个字。餐厅的电视里,正在播出着对叶新伟大师的采访。
徽菜的特点是“重油、重色、重味”,但叶大师有他的理解,他说:重油并非油重,而是重视油的品质。重色,并非色重,而是重视菜肴的色彩。重味,并非味重,而是重视菜品的原汁原味。“功到味自出”始终是叶大师做人做事的理念,这“味”不仅仅是盐的味道,这味还是爱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更是时间沉淀出的徽州味道。
一个会做菜的厨师,不仅要会做菜,还要对菜的历史非常的了解。比如“刀板香”这道菜的由来,是因为古徽州当地人,一般在腊月杀猪,到来年三四月份,是竹笋最好的季节,早上去农忙的时候,切一大块的咸肉和新鲜的笋放在一起炖,经过三到四个小时,肉吸取了笋的鲜味,笋吸取了肉的咸味和香味。两种味道的融合,让这道菜的味道达到鲜香的极致。中午回来就把大块的肉放在刀板上,一家人边切边吃,所以就有了“刀板香”的由来。
说起毛豆腐和臭鳜鱼这两道菜,一些同行可能会觉得不以为然。其实就是这两个看似非常常见的徽菜,才能见证了大师深厚的功底。毛豆腐一定要趁热吃,外焦里嫩,涂上辣酱,轻轻地咬下去,脆脆地,然后里面是很松软、很细腻,香味在唇齿间回味。
叶大师腌渍的臭鳜鱼除了放盐不放任何的东西,剩下了的留给时间来处理,而似臭非臭是大师的腌渍标准。鳜鱼烧熟以后,成蒜瓣状,一片片的,味道非常独特,让人赞不绝口。似臭非臭是业内一个标准,就像太极一样,无形胜有形,无招胜有招,难怪人称大师为“叶问”。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