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九七 告诉你影像背后的故事(3)
回眸九七 告诉你影像背后的故事
上面两次遗憾说明,要拍出好的新闻照片,既要练好技术上的基本功,也要在新闻现场善于应变处理各种复杂情况。我感触最深的是采访前必须精心准备,采访过程中要有耐心、肯吃苦,也要坚持不懈。我们经常要与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者挤位子、抢角度,要背上300毫米的长焦镜头和垫脚的小凳子抢角度。当时香港立法局会议只能通过不到3平方米的一扇玻璃窗拍摄,五六个人就把拍摄位置占满了,很多时候只能趁着香港记者啃汉堡包的时候让开位置才能凑上去拍两张。
第三个遗憾是在1996年11月28日,董建华当选为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之后,回到他工作的东方海外公司总部,按惯例,他要会见记者表示答谢。我一早就“摸”到董先生办公室门前等了许久没什么动静,就跑到楼下,想与其他记者一起“围追堵截”董先生的车抢拍几个镜头,怎知车辆直接进了车库。当我又一次挤进电梯来到董先生办公室,门口狭小的空间挤了近30名记者,一台摄像机举得太高还撞塌了天花板。当董先生和他的太太突然从门里向记者招手致意时,我只能踮着脚把相机高高举过别人的头顶、从人缝里胡乱拍了几张。
这次采访来回折腾了几个小时,可由于经验不足,关键的几秒钟却错过啦!虽然勉强选出一张照片发了稿,但我心里明白,作为一个专业摄影记者,这是一次失败的教训。
在完成驻港任务回到广州之后,我办过体育类报纸、从事过新华社的新闻供稿和信息工作,经历了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报道,始终没有离开对新闻摄影的关注。2010年到2014年,我连续4年担任广东省新闻摄影学会的年赛评委,现在我已经转行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从事新闻教育工作。
1997年4月11日,英国皇家海军在香港的最后一个基地——昂船洲添马舰海军基地宣告关闭。200多名英国皇家海军人员参加了在添马舰基地举行的关闭仪式。这是参加基地关闭仪式的英军步出基地军营。刘彦武摄
至今我仍珍藏着《摄影世界·香港回归纪念增刊》,上面刊登了我驻香港期间采写的一篇《香港一间小型照相机“博物馆”》文章,从照相机鉴赏和收藏的视角讲述照相机发展和胶片时代的美好记忆。
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由广东旅游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回眸九七——刘彦武摄影作品集》收录了我拍摄整理的10个专题的纪实影像作品。有别于新闻摄影作品,纪实摄影作品往往是基于摄影师对社会更广泛层面的关注,以记录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环境的社会生活、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摄影活动,这类作品时间跨度较大、社会影响深远、创作手法不同于日常见诸报端的新闻图解或图片报道。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