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空间
非常规空间
任鴻来 摄
马壮
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教师
任鸿来
四川传媒学院2022届摄影专业本科毕业生
任鸿来同学这组毕业作品《非常规空间》基于空间概念,以随机性的图像拼贴手段,进行了一种“去透视化”的尝试。
对于本科阶段的同学来说,能以非传统摄影的模式进行创作实属不易。该组作品从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的摄影拼贴作品出发,围绕艺术哲学中的空间概念层层深入,在进行概念图像化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思考并入进来。在创作实践准备阶段,我向他推荐了大量书目。在看到他给我提交的第一版创作作品时,我感到了极大的惊喜,很难得能够在非美院体系下的学生身上看到具备独特美感的特质。在继续与他沟通想法之后,我又建议他可以读一些后结构主义哲学家的书籍,例如经典的福柯、德勒兹等人的书籍,以便能够让他的作品不仅限于对视觉审美欲望的瞬间满足。在此我对他能够真的听从我的建议而表示感谢。任鸿来同学能够进行这种转变,我认为他的勤奋、努力、刻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科学技术的迭新和思想观念的进步,摄影这门艺术从诞生至今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多角度的趋势。将目光回归到当代艺术本身,从最初追求画面的美感、严谨的构图,逐渐转向通过作品表达主观的精神世界,以及如何给观者带来启示与思考,这也正是观念摄影表意的方式。“空间”一词是当代摄影艺术创作的关键概念,也是最能直观表现画面的形式。纵观各艺术门类,摄影在体现现实空间感与改写现实空间扭曲透视中有着独特的话语方式。
18世纪西方立体主义画派盛行之时,以毕加索为首的画家开始打破空间的常规性定义,他们认为空间不应该被拘泥于透视法则和几何法则之下,并通过将画面元素打碎重构组成一个全新的画面形式,其极具冲击力以及对空间的突破性解读启发了我对“空间”的重新审视:空间究竟是三维还是二维的?空间是否能为我所用?空间在二维画面下的表现方式是怎样的?所以我希望我的视觉感应下的空间,能不再是一个由立体的、点线面构成的一种冷冰冰、无意识的常规性空间,取而代之的是去空间化、充满趣味性的无空间感。曾受到立体主义思潮影响的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审视画面图像的方法,他运用拼贴手段进行画面重组,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平面,霍克尼巧妙运用摄影技术,拓宽了摄影的多元化思维,让空间概念在宏观上的表现更具风格化。霍克尼在图像中对空间的运用引起了我对空间的特殊注视。多维度空间秩序是我此次创作的主要切入点之一,在这组作品中我构建了多个画面视点,使三维平面转化为二维平面的过程更具视觉趣味,画面本身所表现的常规三维空间在我的创作思路下构成了由多个平面所组成的组合空间,图像空间变得更具荒诞感。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