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触动心灵”的力量
传播“触动心灵”的力量
2015年1月15日,一名女孩从巴基斯坦罕萨地区首府卡里玛巴德的街市上走过。黄宗治 摄
2014年5月31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一处难民营拍摄的阿富汗儿童。黄宗治 摄
这些年,每到节日,家住浙江金华农村的退伍军人盛献平总是会给我发个问候信息。2012年,我采访并报道了盛献平的境遇,发布稿件《近八旬母亲照料高位截瘫儿子28年》,随后他陆续获得不少战友及社会各界的捐助,解决了生存的忧虑,继续有尊严地做生活的强者。2019年、2020年他们又遇到新的困境,我又去探访了这对坚强的母子,当地检察院还积极为他们提供了国家司法救助。
2010年7月,我欣然从校园打点行囊来到杭州,端起相机,成为一名新华社摄影记者。
我深知,正是这份职业,通过影像传播,可以带来一些推动和改变。定格的视觉影像,随着时光流逝与岁月沉淀而愈发显露出触动心灵的力量。
2021年7月,我策划了一篇回访稿《十年过去了,你还记得我拍摄的这对“母女”吗?》引发了很多读者的感慨。2011年7月,杭州市民吴菊萍徒手将10楼高空坠落的两岁女孩妞妞成功接住,造成手臂粉碎性骨折,人们称她为“最美妈妈”。那个夏天我持续进行了追踪报道,不仅如此,十年来我一直与两个家庭保持着联络。十年后,我拍下一张“母女”牵手的照片。当年的“最美妈妈”风采依旧,获得“重生”的妞妞已经是一位恬静而内敛的初中生。
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曾被派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分社工作。我的足迹从濒临阿拉伯海的瓜达尔港,到地处帕米尔高原、与祖国接壤的北部地区。在这个中外“睦邻友好典范”、承接“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伊斯兰国家里,我用影像讲述巴基斯坦的另一面,见证其民众同样朴素地拥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2022年4月26日,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发生了一起针对中国教师的袭击,曾经工作过的国度仍然深陷恐怖主义的泥潭,令我不禁感到痛心与愤懑。
十余年来,摄影记者的工作点滴已渗入我的生活:曾有拍摄对象当时在艰苦创业,如今公司已经上市,会和我在家附近的面馆里偶遇;我所居住的城市杭州发展迅猛,正欲借举办亚运会的“东风”迈入新的阶段;作为未来中国的样板,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高质量的目标推进,自然也是新闻的“富矿”……
体育是我的爱好,这份职业让我“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在赛场离运动员更近,不过大部分时间是透过取景器“观赛”。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