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照式名人摄影(3)
快照式名人摄影
(二)视觉语言的应用
视觉影像的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标志性的视觉语言风格,经典画面往往更容易潜移默化地给人们留下相应的视觉记忆,有其历史的审美价值。这些不同的画面风格留在人们潜意识中,一旦遇到相似的视觉风格画面,观者会不自觉地产生相应历史时期记忆中的情怀。
古永锵 邵欣 摄
华晨宇 邵欣 摄
我在拍摄演员黄晓明与杨幂时,正是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宣传期,为了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拍摄,我选择了模拟经典影片海报来配合情感剧宣传的主题,也是对经典影片的一次致敬。
同一时期的这类代表性影片构图以及光线风格的电影海报,已经给人们潜移默化地留下经典式的古典爱情片的印象。黑白影调的图片带有怀旧与致敬经典的意味。我又模拟电影《艺术家》的情节,拍摄创作了一组当下风格并带有怀旧趣味情节的照片。
(三)环境的选择应用
环境肖像的拍摄,是把人物安置在体现拍摄对象职业特点的典型环境中。选择“有用的元素”在画面中,有利于说明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环境肖像强调被摄者与周遭环境的关系。阿诺德·纽曼说过:“我不想要只是随便的背景,周遭的场景必须加入构图并且能够帮助观赏者了解主角。不管被摄者是谁,这必须是一张有趣的照片,单纯的人像照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作为摄影师,选择把拍摄对象放置于环境中,如何找到“有用的元素”,在画面构图中至关重要。场景中的有利元素,有时可以等效“道具”的作用。
在拍摄视频网站优酷与土豆网的CEO古永锵时,我利用带有“优酷”网与“土豆”网镂空型标志的会议室玻璃墙作为拍摄场景。当时,“优酷”网成功收购了“土豆”网100%股权。画面里,“优酷”网标志后古永锵标志性的微笑,他主动将手指向小号版“土豆”网标志,恰当地表现出当时人物社会角色地位的属性,所选的道具墙也很好地帮助被拍摄者展现自身的性格面貌特征。
(四)后期技法的应用
影像的创作离不开表现技法和思维理念的综合运用,表现技法为思维理念服务,技法是实现理念的手段。除了前期拍摄技法的表现,快照式拍摄会有一些前期不够理想的创作遗憾,未能达到预期的创作效果。然而通过后期处理,在不影响人物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弥补前期画面的不足与缺陷,或者丰富创作主题。后期处理也是为了表现理念服务的。
当我们在一个环境复杂的拍摄现场,我想把所有颜色淡化掉,使得颜色比较单纯,而在画面中只留下一个饱和度相对较高的一个点,来突显出这个点赋予人物的性格特质。例如:黄渤、张震这张图片。在拍摄时,首先将人物处理成黑白影像。然后当中分别在人物的嘴部、领口处做出了饱和度很高的红色,给观众一个先声夺人的感觉,以此来描绘人物当时的瞬间状态。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