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用影像为自然讴歌

2023-04-13 11:17:3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用影像为自然讴歌,森林乐章(广西莲花山) 冯凯文 摄 1968年,18岁的我参军来到呼和浩特。当时,部队买来一台海鸥相机,让我把部队的发展建设通过图像记录下来。从此,我与摄影结缘。

用影像为自然讴歌

森林乐章(广西莲花山) 冯凯文 摄

1968年,18岁的我参军来到呼和浩特。当时,部队买来一台海鸥相机,让我把部队的发展建设通过图像记录下来。从此,我与摄影结缘。

大兴安岭壮丽的自然风光养育了童年的我,从小被绿草、鲜花、溪水、树林包围,让我对森林有着深深的眷恋。1985年初,我被调到内蒙古森林警察总队负责宣传工作。在这里,我接触到大量关于森林覆盖率下降和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资料,这让我不禁感慨破坏了森林和植被,就等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在这里,我同时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目睹了基层战友奋不顾身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感人事迹。

从那时起,我不仅感动于原始生态的郁郁葱葱,也开始关注生态环境所遭受的破坏。我想,为什么不能把这些美好环境展现给人们,唤起保护环境、建设新家园的意识呢?于是,我为自己确立了一个自然生态摄影专题—“穿越原始空间”,并一直坚持了30多年。

我利用工作间隙或休假机会深入偏远山区、走进自然,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2007年,我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投入到摄影创作中。

摄影是一门艺术,必须在突破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没有个性和自己的风格,就没有生命力。我为自己定了规矩:努力从拍摄题材、表现手法、作品内涵上区别于他人和自己过去的作品。尤其是要拍摄“穿越原始空间”这个专题,就必须把目光放到那些常人去不了或很难去的地方,由此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困难与风险。23次西藏之旅,3次进入墨脱;27次走进新疆,3次靠骑马野营探访喀纳斯白湖;4次踏上黄河、长江源头处(青海南部高原—编者注)海拔4600米的高山;6次穿越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还有南极、北极的亿万年冰川。这些图像生动地记录了我“踏破千年崎岖,面对一次微笑”的摄影历程。

群星璀璨(湖北大悟) 馮凯文 摄

远眺金秋(内蒙古阿尔山) 冯凯文 摄

波光粼粼(内蒙古阿尔山) 冯凯文 摄

金沙绿焰(内蒙古巴丹吉林) 冯凯文 摄

为了追寻这些“原始”地带,我经历了多次生死临界。在青海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我每天因极度缺氧而感觉窒息、不能入睡,但能够拍摄到许多独特的高原图片,又感到满足;在探访新疆白湖过巨石滩时,老马失蹄,把我从3米多高处摔下来;傍晚,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迷失方向;寒冬腊月的深夜,汽车抛锚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零下40℃的雪山上······一次次走进人迹罕至的地方,虽常有险情发生,却天道不负拼搏人,影像的摄取已令我感念山水之恩。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