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用影像为自然讴歌(2)

2023-04-13 11:17:3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用影像为自然讴歌,纪实风光摄影作品目的在于展现一个真实的世界,而艺术风光摄影体现的是它的审美价值,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感的享受。我的风光摄影作品绝大

用影像为自然讴歌

纪实风光摄影作品目的在于展现一个真实的世界,而艺术风光摄影体现的是它的审美价值,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感的享受。我的风光摄影作品绝大多数还是属于纪实类的,但我想跳出原来的思路,拍一点属于自己风格的东西。我逐渐尝试在风光摄影作品中体现一种诗意,将文学思维融入作品中。在我出版的画册《时光涌动》中,我给每一幅作品都配了诗句,对大自然的爱不仅融入每幅画面里,也溢于字里行间。

我喜欢艺术,常常被书法、美术、音乐、舞蹈、建筑、戏剧等艺术所感染,有时竟情不自禁地将这些艺术门类的思维融入摄影创作,用这样的眼光去发现自然界中有趣的图案、组合、形状和纹理,使画面呈现出另类的感觉。广西莲花山的蕨菜原本一尺半高,但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立即发现它们的排列俨然是音乐中的五线谱,惊喜之时我将镜头拉近,仅保留蕨菜枝头上未展开的幼嫩叶芽,错落有致的枝条在奏响一曲令人振奋的《森林交响曲》—一幅摄影作品即诞生了。墨脱海拔4000米的山坳里,有片一望无边、爬满青苔的石头,这里常年积雪覆盖或阴雨连绵,特殊的气候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景观,它们在镜头里好似一个个裹着绿绒衣的“地精”,或四处打量,或交头接耳,充满着戏剧感。我3次到此拍摄了五百多幅图片,摄取了各种形态的绿毛石头、各种场景的冰川遗址景观。2019年,这满山的绿毛石头已被筑路队移做公路基石,一处绝美的风光就此消失。在巴丹吉林沙漠拍摄《金沙绿焰》时,我用400毫米长焦镜头的最大光圈对准沙漠里的一株绿草,焦点迁移在近距离沙漠上形成一条细细的线,而整个画面全部淹没在虚幻中,形成了另一种味道。在拍摄西藏鲁朗秋色时我运用了油画的表现手法;在新疆果子沟拍摄雪景时我运用了美术素描的手法;在拍摄巴丹吉林沙漠大场景时我又借鉴了吴冠中表现徽派建筑的手法……艺术是保持距离的审美过程,朦胧与抽象也许是摄影人创造别样审美视野的独特感受。我喜欢把影像拍摄得朦胧一点,给读者创造一种远距离想象的空间,于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就给人留下了更多的回味。

这种对艺术的追求,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我今年70多岁了,但我还有许多拍摄计划要去实施。我会努力让自己的摄影作品不断积累、升华,在人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同时,带给人们一点思考、激励与审美。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