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印记:最古老的“中国式狂欢节”(2)
视觉印记:最古老的“中国式
2014年2月11日,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温水镇屈家山村,装扮成“关公”的社火队员准备回家吃饭,一群妇女抱着孩子急匆匆赶来,想让“关公”为孩子在额头上“点红”,以保佑孩子平安。
2014年2月13日,表演开始之前,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天成镇曹家湾村踩高跷的社火队员坐在县城广场边的矮墙上休息。高跷社火不仅要有较高的技艺,体力消耗也比较大,所以,每次表演之前,社火会的“头儿”都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让大家休息一阵子,以便精力充沛地上场表演。
2013年2月17日上午,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河北乡李家下村社火队入户游演之前,社火队员练习担社火的表演步伐。
2013年2月17日上午,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河北乡李家下村,社火队在村民院落前的空地上表演连枷棍社火。
2001年3月,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郑家沟村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来到社火会化装现场,与社火队员合影。老人年轻时也是耍社火的好手,如今年事已高,但依然对社火情有独钟,每年村里装社火,他都要到场指点一番,这次有机会与装扮社火的年轻人一起照张相,老人家自然十分高兴。
2012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十,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河北乡程家园村庙会,中午,社火队在村中游演一程后,回到村庙会厨房吃饭。这个村的社火会由庙会主管,每年耍社火,大家都集中在庙会厨房用餐,饭后,他们还要继续在村中游演。
2014年2月,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曹家湾村社火会化装现场,画净脸的姑娘已在老艺人帮助下穿好了服装,在门外观看队友的表演。
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人口的减少,村庄面貌的改变,曾经保存尚好的老屋转眼间灰飞烟灭,连劳动工具、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都一下子看不见了。所以抢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除了传承和发扬光大,全程完整记录也是一种手段。今天回看我所做的这件事情,我感到很庆幸,也感到很有意义。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