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孙晋强与《中国关中社火》

2023-04-13 11:19:0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孙晋强与《中国关中社火》,郭劲 2013年2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河北乡程家园村,社火队开始入户游演之前,一个女队员站在大柏树下,吃完最后一个糖葫芦再去追赶队伍。 《中国关中社火》专题

孙晋强与《中国关中社火》

郭劲

2013年2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河北乡程家园村,社火队开始入户游演之前,一个女队员站在大柏树下,吃完最后一个糖葫芦再去追赶队伍。

《中国关中社火》专题摄影集完整记录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社火游演、脸谱、扮相的三大部头,令人眼前一亮,让观者称奇叹服。文化学者马未都曾评价:“今天,我们看见这一幅幅如同绘画般的记录,那个千百年来口口相传手手相续的关中社火已成为一份宝贵的资产,这份资产属全民族共有,让人感动之余,更让人深思。”

孫晋强因《中国关中社火》一书在抢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荣获第六届华人榜“人文奖”。《中国关中社火》也在荣获年度“中国最美的书”之后,又荣获“班尼印制大奖”。2016 年,孙晋强的“记录瑰宝,传承文明—中国关中社火”摄影展在美国联合国总部举行,孙晋强也应邀在斯坦福大学举办“中国关中社火”专题艺术讲座。

远古时代的人对生死和许多自然现象不解,于是祭祀祈福盛兴,在巫术咒语和图腾崇拜中获得快感,继而获得心灵的解脱,从而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社火文化。到宋朝时,南北社火已比较普及。关中地区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周秦汉唐等朝代都在此地区建都立业,如今,更是中国一带一路的起点。因此,关中地区的社火尤其具有中华民族代表性的文化特色。深厚的文化功力,精彩的艺术记录,立体的表现方式,将《中国关中社火》打造成一项深具中国文化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成果,也让中国社火之光惊艳世界。

2014年2月,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河北乡李家下村社火会,化装师精心为装扮“净脸”的社火队员化装。

民国以来,是中国传统变化最快的一百年,有形与无形的文化消失大半,社火也是这样。幸好我们中间还有有识之士,利用最新的记录手段,将瞬间定格于永恒,将即将消失的文化保留在面前。

《中国关中社火》是一部影像艺术的表现力作。这是一个全面酝酿、精心设计、周密运作的非遗文化表现项目,也是一个挑战极限的摄影工程,已成为一部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记录典范之作,也将大大激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热情。

社火在华夏大地延续千载,有着丰富的社会哲理和文化内涵。这一源于远古蒙昧时期并伴随社会进化而演变的民俗活动,寄托了世世代代农民群众朴素的心理祈愿,融入了他们的观念信仰和道德规范,其中蕴含的君子之道、善恶之辨、公廉之气、孝节之义等公序良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折射出中华文明的传承轨迹。百姓喜闻乐见,民众雅俗共赏,教人向善厚德的民间社火,不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策划者和摄影师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系统、艺术地表现这一文化成果,其文献性、学术性、艺术性及收藏价值不言自喻。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