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冬奥(2)
一片“冰心”在冬奥
在北京冬奥会中,最打动我的瞬间也几乎皆出自于花滑赛场。羽生结弦在男单自由滑中的坚毅眼神,以及在表演滑中亲吻冰面的举动,都让我想起他在提及花滑这项运动,说出“一生悬命”时的笃定。而说过“男孩子做得到的,女生也可以”的特鲁索娃,在女单比赛结束后躲在角落失声痛哭的样子,也不禁让我动容。人类的语言不盡相同,但那些瞬间都足以唤起一些相通的情绪。
2022年2月17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比赛在首都体育馆举行,日本选手坂本花织获得第三名。在纪念品颁发仪式前,她一边抱住教练,一边哭着用日语重复着:“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崔楠 摄
这次北京冬奥会,我将两台配备手柄的索尼A1作为主力机,并将一台索尼A9M2作为备机使用。实际上,早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我便开始尝试使用索尼A9。无反相机较于单反相机而言,电子快门的连拍速度、全域追踪、对焦的性能等“看家”技能自无须赘言。其无可争辩的重量优势,在这样的国际级大型赛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连续10多天的高强度拍摄,体能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摄影记者的工作状态。更加轻量便携的器材,可以为摄影记者节省宝贵的体能。同时,在某些狭小的拍摄区域,不借助独脚架,相对自由地手持400毫米等长焦镜头进行拍摄,也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更灵活的拍摄角度。
相较于无反相机刚刚面世的早期,长期使用模拟光学电子取景器而产生的眩晕感,我在北京冬奥会全程使用索尼A1的过程中,已经几乎察觉不到了。而安装手柄之后的A1,装载两块电池,哪怕赛时打开FTP功能,也基本可以支持我一整天多场比赛的拍摄需求。另外,A1完善的自定义键位功能,也使这台相机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台“听使用者话”,而非“听机器话”的相机。我可以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在A1上实现单手调节测光、白平衡、对焦区域、ISO等参数,以及启动眼部对焦、追踪对焦等功能,这极大程度缩短了拍摄者在赛场应对不同突发状况时,调整相机参数的时长,尽可能减少因突发变化而错过“决定性瞬间”的情况。
2022年2月15日,美国选手刘美贤在比赛中。当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王毓国 摄
另外,基于体育、新闻摄影的实际需求,索尼Xperia1Ⅲ手机搭配上专用的传输软件Transfer&Taggingadd-on也在前方摄影记者与后方图片编辑的沟通上,提供了助益。较机身内更为精细的裁剪功能,配合索尼A1的高像素,使前方摄影记者更好掌控自己的照片。而通过预设IPTC信息来撰写图片说明、批量压缩传输图片大小等功能,可有效帮助后方图片编辑了解图片拍摄内容,并规避上传采编系统时,因图片大小限制而无法上传的情况。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