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打开物性的超视觉影像探索(3)

2023-04-26 09:38:3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打开物性的超视觉影像探索,《国色·花梦》的拍摄选择了凋零散落的花瓣,牡丹的姿容已经无迹可寻,化作灵动奇魅的图式、如梦如幻的色彩以及或柔如飘絮或坚如金石的多样质感,

打开物性的超视觉影像探索

《国色·花梦》的拍摄选择了凋零散落的花瓣,牡丹的姿容已经无迹可寻,化作灵动奇魅的图式、如梦如幻的色彩以及或柔如飘絮或坚如金石的多样质感,影像更加微观、更加抽象也更加自由,演绎着一段瑰丽奔放的华彩乐章,一种难以言表的芳华梦境。

在牡丹摄影的探索中,我一直没有放弃从技术、工艺中寻找可能性的努力,当宝丽来进入视野后,马上便被它的色彩、影调表现与工艺魅力深深吸引,欲罢不能。宝丽来出现在20世纪中期,是一种即时成像技术,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对拍摄的要求严格复杂,特别是宝丽来大画幅拍摄成本很高,并没有广泛传播,属于小众高端的摄影方式。我觉得宝丽来微妙奇特的色彩、影调与影像的不确定性,与我前期进行的超视觉微距拍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我对牡丹的体验高度契合,并且对它的严格复杂的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我开始了《国色·花咏》的拍摄,特别着力宝丽来特殊的工艺感和非凡的色彩呈现,构造陌生奇异又含蓄内敛、蕴含偶然和不确定性的影像,表现一种风华绝代的生命优雅飘落的心理意象。

历经五年的《国色》系列的创作实践,目标是利用最新科技手段和经典的宝丽来工艺对摄影可能性展开一个方向上持续的、实实在在的探索和实验,这个方向,就是从艺术观念出发、打开物性,呈现和照亮一种新的主客观交融的存在。《国色》系列影像实验,是对国花牡丹的隆重礼赞,也是从当代视点上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礼赞。我相信,这种影像实验还有无限的空间,我所要做的,就是执着向前。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