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栗喉蜂虎的美
专注栗喉蜂虎的美
李小庆
群聚:摄于2019年5月11日,刚迁徙到位的栗喉蜂虎还居无定所,群居在林申小憩嘻闹。
闽南还在送冬迎春,我已迫不及待盼着初夏第一缕阳光的到来。最美丽的蜂虎科鸟—栗喉蜂虎总会在那一刻如期而至,它们扬着栗色的喉脖,戴着黑色的过眼纹,扑闪着绿色和橙黄色的羽翅,摇曳着兰色尾翼,全身上下透着金属般艳丽的光泽,急速地飞行穿刺、滑翔悬停、孤线打闪,用2-3个月的时间上演令人眼花缭乱的迁徙大戏,这是观鸟人、摄鸟人期待已久的美丽场景。
我连续六年在福建晋江市深沪镇科任村的栗喉蜂虎迁徙地,拍摄了上万张栗喉蜂虎图片,对拍摄栗喉蜂虎有了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读懂粟喉蜂虎。想拍出栗喉蜂虎的神韵,就要知道它的喜怒哀乐。雨过天晴,昆虫布满林木草丛、土堆沙丘,就是它喜上眉梢之时,各种优美的飞行姿态,会让你目不暇接;领地被侵占,會让他怒不可遏,表现出异常凶猛狰狞之态;烈日骄阳、阴云密布则会让它顿失神采,象霜打的茄子,搭拉着脑袋,无精打采,愁容满面。
器材选择和拍摄技巧。读懂栗喉蜂虎后,才能找到切入点。找到了切入点,要纪录下来就要懂得发挥器材的特长。相对而言,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可靠就行;不同焦距的镜头可拍出不同场景中的粟喉蜂虎;牢靠的脚架能使拍摄更加精准。拍树林中的粟喉蜂虎,镜头焦距一般要在600毫米以上,拍土堆沙丘中的粟喉蜂虎则依据实际距离而定。粟喉蜂虎鸟形清晰,色彩亮丽,光圈用f/4-11比较适中,具体要根据背景面与鸟之间的距离而定。快门速度可分三个档次:拍摄呆立状态1/200秒以下即可,拍摄上枝状态需要在1/800秒左右,拍摄空中穿越飞行状态则需要1/1600秒以上(不含拍拉丝飞行轨迹)的快门速度。
注意鸟期鸟路。栗喉蜂虎从迁徙到点算起,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寻窝期飞翔范围大,没有相对固定的鸟路,此期建议游拍;筑窝定窝期时间最长,飞翔范围相对固定,鸟路清晰,是隐蔽待击,出片的最好时机,需要坚守;离窝期时间不好掌握,没有清晰鸟路。
用心琢磨特点。这是能否抓住精彩瞬间的关键。“占枝为王”是栗喉蜂虎的最重要秉性;“枝头换主必有一战”,战况无比惊心动魄;“枝头喂食,必有一欢”,交欢场景,风情万种,精彩纷呈;“枝头左顾右盼,群鸟一起欢唱”,短暂聚集后会一轰而散,抓住时机各种飞姿会尽收片中……只要用心细致琢磨栗喉蜂虎这些特点,会使拍摄事半功倍,好片连连。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