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21.丽水摄影节蓝皮书(15)
2004—2021.丽水摄影节蓝皮书
10届摄影节的举办,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产业生态几个维度的需求,都在逐渐形成并加强。
“生产维”:丽水拥有中国摄协会员248人,省级摄协会员649人,市级摄协会员1513人,基层摄影组织27个,这是摄影创作,产生摄影作品的生力军。本土摄影人群体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展览和培训讲座中不断成长,滋养了当地的摄影文化土壤。
“科技维”:丽水摄影家在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徐肖冰杯”纪实摄影展、“伯奇杯”创意摄影展等各类权威展赛评选中屡创佳绩,荣获重要奖项500多个,大量作品和理论文章在专业刊物发表,每年都有一定数量图书专著出版。
“服务维”:目前,丽水共有摄影相关企业超过1000家,涵盖了摄影全产业链。
“劳动维”:多年举办摄影节,培养了大量既懂摄影,又懂活动的专业人才;建立起了成熟的摄影志愿者队伍。
“相关的基础设施”:丽水摄影博物馆已成为丽水摄影发展的主平台;万象摄影坊等一批摄影主题文化产业园区以及市美术馆、艾莱依叁拾伍艺舍、瓯江文苑等一批固定展馆逐步成型;国际数码影像中心也已启动建设。
“公共维”:《丽水市摄影发展规划(2011-2020)》《丽水国际摄影名城发展规划(2021-2030年)》的发布,是地方政府提供的相关支持政策;摄影节期间,市区公交免费;热心市民拾金不昧,会将捡到的器材送回相关场所,有些出租车司机,在得知乘客是来参加摄影节的,自愿免费拉着乘客游览丽水……摄影已经成为丽水老百姓心中特别的存在。
生态圈的形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尤其是在遇到外部环境的突发变化时,依靠自身生态圈的正常运转,能够产生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丽水摄影节的成功,正是基于“丽水摄影生态圈”的日渐成熟。同时,丽水摄影节的举办,也进一步促进了“丽水攝影生态圈”的发展,为丽水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催化剂。
结语:地方政府的全力投入,人民群众的热爱与支持,资本和企业的持续加入,摄影产业在丽水得到了发展。同样,摄影作为丽水的一张名片,也为丽水吸引了更多的关注,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资金,这便是“丽水”与“摄影”的共生,是丽水模式的核心所在。
(责任编辑:刘校举)
丽水美景 姜晓东 摄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