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21.丽水摄影节蓝皮书(7)
2004—2021.丽水摄影节蓝皮书
第八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上榜作品(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
陈露《村里阿露》
李舸《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李政德《图层》
徐昕《大都会》
张巍《人偶档案》
冯昱《人人女也的故事》
李舜《二手卧游》
钱儒雅《你收集的是一部分的自己》
鐘黎明《盒子》
周平浪《胡焕庸线》
2011年,彼时丽水摄影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虽然在展览的数量上不断有新的突破,但总体感觉整个展览内容有点散乱,各自为战,没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在第五届丽水摄影节上,组委会要求策展人以“幸福瞬间”为主题,为摄影节策展,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展览的统一性,又为今后持续举办摄影节打下了基础。主题是摄影活动的灵魂,从第五届摄影节开始,丽水从最初的“重节庆”,开始向“重理论”“重学术”方向进发。其实,纵观10年来,每一届摄影节主题的变化,也是丽水面对时代的变化,在影像创作、影像艺术层面上的新观点、新思考和新实践。
2013年,第六届丽水摄影节举办之时,“女性”已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丽水摄影节站在了一个全球化的视野高度,以“女性”作为主题,借助全世界摄影人的影像作品,呼吁全社会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关注女性的发展问题。这样的主题选择,不仅仅增进了整个摄影节的人文内涵和学术性,更是以实际行动,鼓励大家通过摄影来履行社会责任,用照相机参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建设。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摄影不再局限于艺术创作和职业摄影,已成为大众最普遍的生活方式之一,生产和传播影像成为大众的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可以通过影像来探讨这个社会。2015年,第七届丽水摄影节将主题设为“作为生活的摄影”,试图以全球化的视野和高度,以精致多元的展呈方式和观看方式,阐释、反思、研究、展现、讨论个人与社会、生活与摄影所面临,所纠缠的诸多问题。正如韩国策展人宋修庭(Sujong Song)在《日常地图》(2015年丽水摄影节评委会特别荣誉奖)的展览前言中说到:“数码时代里相机主导着每天的生活。平均每天有20亿的照片被上传到脸书上。2014年,世界上有超过2亿的监控摄影头。从智能手机到卫星,摄影无时无刻不在追踪我们。生活中的无数照片的关系;每个人也都可以变成照片里的主题,而实际上并没有站在相机面前。今天,照片以光的形式穿过虚拟空间,而不是被印在纸上。结果,照片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拍摄照片。”丽水摄影节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敏锐地抓住时代热点,很大的原因在于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人文性”,关注当下,关心生活本身,对现实发言。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