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一个人·他的城(2)

2023-04-27 09:33:2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一个人·他的城,——摘自:《图像的社会学功能—从吴正中的“老青岛”说起》(2000年) 1998年,太平路栈桥。吴正中 摄 在拍老青岛之前,老吴同样浮躁得不行。受当时

一个人·他的城

——摘自:《图像的社会学功能—从吴正中的“老青岛”说起》(2000年)

1998年,太平路栈桥。吴正中 摄

在拍老青岛之前,老吴同样浮躁得不行。受当时一些摄影媒体、机构和器材商组织的各种摄影大赛的诱惑,老吴像过去和现在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一样,胸怀大好河山,醉心宏大叙事,经常去崂山拍日出、去海边拍涛澜,或者到中山公园对着一片花花草草使劲,一门心思要整出点意境、提炼出重大主题来,期望在某个大奖赛上得个大奖,一夜成名。

老吴拍摄的照片,无非是些沧桑的老房子、老街道以及洒在老房子上温暖的阳光和摇曳在老街间婆娑的树荫;站在房前的大娘,一脸慈祥地看着你;老汉生煤球炉子,一道青烟扭着弯儿盘上天空;拴在大铁门上的煤气罐,锈迹斑斑……与报刊上那些令人心旌摇荡的美人照和一惊一乍的新闻照片比起来,这些照片没有太多激动人心的地方。与那些花花绿绿的获奖照片比起来,也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但这些照片却往往让人隐隐感动—感动于一去不返的时光,感动于照片穿越时空传达出来的那份平和、生气和真实,当然也可能感动于老吴细心、耐心的拾掇。而懂一点摄影史的人或许会把老吴与上个世纪初法国纪实摄影大师尤金·阿杰(Eugène Atget,1857-1927)联系起来。事实上,经过七八年的努力,老吴也完全可以像阿杰宣布“拥有了整个巴黎”一样,说自己拥有了整个老青岛—他记录了一个城市最有魅力的部分、记录了一个城市生命中最华丽的乐章。再下去多少年,当人们只能通过这些照片的提示怀念青岛那些韵味十足的老建筑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方式时,这些照片的价值将毫不犹豫地显现出来。

对摄影家个人来说,摄影可能是我们触摸这个世界从而触摸我们自己灵魂的途径。对曾经生活在照片所记录的时空中的人们来说,摄影可能是刺激回忆的工具。

——摘自:《用平常心拍平常事》(2003年)

1998年,平原路。吴正中 摄

1996年,孟莊路。吴正中 摄

(吴正中)没有意欲要将自己的摄影当成一件什么大事来做的理想和目标。他只是一个成天在街头乱逛的游手好闲者,由着自己的好奇性情,四处打量着他生活的周边街道、院落、海边那些混乱嘈杂的景像,以及那些在这座海滨小城以各种方式讨生活的平头百姓。比如他1990 年代时用黑白胶片拍摄的一组《小本生意》,数量甚巨,内容广涉青岛一地平民生活的各种形态和琐碎细节。他拍自己家东边那条波螺油子路一带百姓的日常生活,拍得也真是仿佛家人自说自话,没有半点儿的疏隔生分。你说他这些照片有多么深刻的悲悯在其中?谈不上。你说他麻木不仁?更不是。他知道自己与他们是同样庸常平凡的人,过着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他清楚他的摄影改变不了什么,被他拍过的人也并不寄望于他的照片能对自己的现实境遇有什么实际的改变。老吴只是一个手攥着一架破相机走来走去的邻居,心无负累。他只是在放松随意地瞟瞥着这座小城和它的居民。他的照片里有那么一点儿平淡的同情,但你马上可以忽略这点儿同情,因为他的照片里同时还混和了一种对市井生活鄙陋粗俗一面的善意调侃甚至揶揄的意味儿。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