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价值与处境:纪实摄影与当代中国

2023-04-27 09:35:2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价值与处境:纪实摄影与当代中国,今天,我们聚在一起,主要探讨的是传统纪实摄影的价值,以及在当今这个时代,如何看待传统纪实摄影的结构方式、影像方式、传播方式等。 传统纪实摄影作品,是摄

价值与处境:纪实摄影与当代中国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主要探讨的是传统纪实摄影的价值,以及在当今这个时代,如何看待传统纪实摄影的结构方式、影像方式、传播方式等。

传统纪实摄影作品,是摄影人把自己的现实经验,把自己生活中看到的、经历过的都记录下来,这些影像是有价值的,但当下社会对这些影像的认知度还不够,它们没有进入到图书馆、博物馆,保护起来让它延续下去,也没有专业的机构进行整理和研究。在未来,人们会发现这些照片都是非常的珍贵。如果没有这些照片,历史就不可以被想象,有这些照片,历史则可以被观看。

由“价值与处境”去研讨吴正中的摄影,并由此深入展开对纪实摄影的研讨,十分切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索。

当我们梳理一个摄影家个案、尤其是一个重要的摄影家个案的时候,其实不仅仅是在梳理他个人的作品,也是在梳理一段摄影史,是从某个角度和阶段去建构我们的摄影史。今天,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梳理吴正中的个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

首先,展览的空间特别有趣。现代化的美术馆一般都是大空间,便于全面而集中地展示作品。今天,吴正中的展览在青岛美术馆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建筑里举办,作品化整为零、分布在一个又一个相互打通的房间内,只能通过策展人规划的行进路线串联起观看的秩序。有意思的是,这样的展陈方式跟吴正中的摄影是天然匹配的。因为,他的作品非常有烟火气、非常绵密,本身就不是大而化之、宏大叙事的全景式展示,恰恰是需要深入其中细细体会的。作为一位摄影家,吴正中就在他的影像当中,他的影像就在这座城市之中。所有的观看者其实是跟着摄影家一起在观看这个城市,从一个又一个细节去进入作品,情不自禁地被作品独特的气质所吸引、所感染。这刚好营造了一个与别人不同的观看场域和观看体验。

第二,回到作品本身,我想到了两个关键词“纪实摄影”和“城市摄影”。从内容上划分,“城市摄影”可以说是“纪实摄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本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摄影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

上世纪80、90年代,正好是中国纪实摄影勃兴的年代,应运而生了一批非常重要的纪实摄影家,其中很多人拍摄乡土与乡村,拍摄城市的相对较少。这与当时中国正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即便是相对少数,在“城市摄影”这个范畴内,依然能够看到一批带有人的生活气息、带有人和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特色的优秀作品。到了当代摄影阶段,“城市摄影”发生了一个显著变化:人在城市空间中基本消失了,城市只剩下景观,作为主体的人反而隐身了。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