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价值与处境:纪实摄影与当代中国(7)

2023-04-27 09:35:2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价值与处境:纪实摄影与当代中国,由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组成的影像,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人类艺术中,电影是因为摄影术发明而发明的,摄影和电影是最年轻的艺术。将近100年前,

价值与处境:纪实摄影与当代中国

由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组成的影像,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人类艺术中,电影是因为摄影术发明而发明的,摄影和电影是最年轻的艺术。将近100年前,匈牙利前卫艺术家、评论家莫霍利-纳吉说,“不懂得摄影的人,便是将来的文盲。”时至今日,我们处于移动互联的时代,纳吉的这句预言已经得到了验证。社交媒体上,大部分资讯的传播,是照片和视频在传播。因为有图有真相、一图胜千言,因为照片一目了然、不需要翻译。影像作为大众化的一门艺术,满足了人人需要自我表达的诉求;影像成为了人们社交的主要工具;影像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思维方式。年轻一代,更是在无处不在的影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影像对他们的影响,更为深远。

“一个人·他的城—吴正中摄影回顾展”对此作了佐证和验证。这么多的青岛市民呼朋唤友、走进青岛美术馆来看吴正中的这个展览,他们在一幅幅作品前驻足、凝视,谈论彼时的生活,谈论画面中的人,谈论家长里短……一派活色生香、一派市井烟火气,让人动容。何由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因为这些照片留存了直观可视的记忆,更因为这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照片。这是摄影的力量,这是纪实摄影的力量。

近些年来,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有纪实摄影不艺术、纪实摄影式微之说。甚至多年耕耘于此的一些摄影家们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拍照片了。《老子》有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吴正中的个展,对此作了很好的回答。一门艺术,尤其是当下普及度如此之高的摄影,如果让人看不懂,是无法进入大众层面、进行公众传播的,其影响力也就无从谈起。回望摄影史,时间沉淀下来的那些大作、大师,大都是能让人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因此,无论“传统纪实摄影”还是“新纪实摄影”,只要是从创作者心里流淌出的诚恳影像,是能动人的。好照片不会说谎。

相较别的艺术,摄影市场还在起步阶段。感谢杭州芸廷艺术空间,能够斥资来收藏国中纪实摄影家的作品,为这些纪实摄影家出画册、办个展、做传播。摄影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变迁,这些纪实摄影作品的价值将更为彰显。

纪实摄影在中国大规模的兴起,大概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一些传统劳作方式、传统建筑、生活方式等,都非常适合通过摄影来表现。如今,现在的年轻人更多地接受了西方摄影的理念,着重在表达个人的情感、观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的纪实摄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不是说我们做得很棒,主要是环境的改变、观念的改变。我们确实非常幸运,恰巧处在了这么一个阶段,所以才成就了你的摄影。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