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昌溪记忆

2023-04-27 09:37:3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昌溪记忆,歙县昌溪乡昌溪村(2017.11.3) 汪远强 摄 “吴茶周漆潘酱园”是古徽州广泛流传的俗语,说的是吴、周、潘三大家在徽州商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吴茶”“周漆”指的就

昌溪记忆

歙县昌溪乡昌溪村(2017.11.3) 汪远强 摄

“吴茶周漆潘酱园”是古徽州广泛流传的俗语,说的是吴、周、潘三大家在徽州商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吴茶”“周漆”指的就是昌溪吴家、周家所从事的茶业和漆业。昌溪,始建于唐朝,南宋以前称为“沧溪”,宋淳熙年后改为“昌溪”,素有“歙南第一村”之美誉。昌溪村有吴、周两大姓,还有其他数十个姓氏,汪也是其中之一。

我家门前的河叫昌源河,昌源河是新安江的支流。新安江又称徽港,是徽州人的母亲河,起源休宁六股尖,流经屯溪后化作新安江水,自此向东在歙县街口进入浙江千岛湖。

说到昌溪,记忆中首先浮现的是村中的那条石板路。一条长长的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宽约两米,房屋、店铺、学校、庙堂都挤在路的两边。从路的南端走到北端大约要花费半小时,路的南端有一座桥,以前是石拱桥,1969年的“七五洪水”把桥冲垮了,1980年代初在原址上改建成钢筋水泥桥。路的北段是一座小板凳桥,路的中间则是我家巷口的洋坑木桥,昌源河穿桥而过。

村里的庄稼地大多在河對面,村民每天从这三座桥上走来走去,把时光年复一年地走掉。一个男孩站在桥上撒尿,水里的小伙伴以为下雨,舌头一舔咸咸的,男孩在众人的骂声中跳入水中不见了。那个男孩也许是我,也许是大我六岁的哥哥,也许是我的某个邻居家的“小鬼”。但是不管怎么说,那是我童年生活的一个场景。小时候的我很顽皮,一天到晚不着家,在村里各条巷弄、晒场上玩耍,每到吃晚饭时都是被父亲呵斥着赶回家。父亲9岁丧父、12岁出门学徒、17岁参加游击队,枪伤康复后转业到临安粮管所,后返回老家务农。母亲算是大户人家的闺女,经友人介绍认识父亲并爱上他,在外公外婆的强烈反对下,她拎着一箱衣服私自追随父亲而来。在我漫长的童年时光里,印象最深的是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的清苦。

2017年11月3日清晨,我在家门前的河边独自徘徊,眼前是我与哥哥走过无数次的木桥,我莫名地拿起手机,拍下了这个过桥的村人,他的身影,仿佛大哥扛着锄头从桥上过去,河雾越来越浓,他渐渐消失在雾中。

休宁县横江(2016.6.18) 汪远强 摄

歙县三阳镇上坦村(2019.9.28) 汪远强 摄

祁门县闪里镇桃源村(2018.12.12) 汪远强 摄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